台灣獼猴是台灣島上除了人類以外,唯一的原生靈長類動物,分布範圍從平地到海拔3000多公尺,與人類的生活區域高度重疊,如果人類沒有拿捏好與野生動物的相處之道,就容易發生衝突。究竟人猴有沒有和平相處的那一天?
從高雄壽山看人猴衝突的起因與影響
人猴衝突在台灣已不是新鮮事,高雄壽山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案例。荷蘭人在17世紀來到台灣時,把這裡命名為「猴山」,戰後壽山被劃為軍事管制區,1989年部分開放,成為高雄市民踏青、休閒的熱門景點。2011年成立台灣第一座「國家自然公園」。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委託學術單位調查當地獼猴的族群變化。學者發現,像是宜蘭福山這類人為干擾相對低的環境,母猴大多是六歲初次生產,但壽山母猴四歲就生產的比例相當高,這種現象很可能跟人類提供的食物資源有關。
參與壽山獼猴調查的屏科大野保所教授陳貞志說明,早年獼猴在壽山只有造成零星的農損問題,但軍事管制區開放後,大量遊客湧入,部分民眾開始餵食獼猴,導致牠們將人類視為食物來源,漸漸學會搶食,形成人猴衝突的導火線。連帶壽山山腳下的壽山動物園、中山大學、社區居民都飽受困擾,因為獼猴不只搶食,還會跑進宿舍、住家把東西弄得一團亂。
陳貞志估計,壽山獼猴原本只有300、400隻,但近年調查中,數量最多時約有1500隻。他解釋,一般自然環境中的獼猴族群密度,大約是每平方公里10隻出頭,壽山扣除軍事管制區後面積約有7平方公里,換算後等於每平方公里有兩百多隻獼猴,密度是自然環境下的20倍。2016年,屏科大的調查報告中就曾提及,當獼猴因為空間與資源的競爭壓力而離開壽山、進入市區,對民眾的影響可能會更大。
「你被猴子搶覺得很好玩,可是受害者是我們居民耶。」
蔡淑貞是龍井幸福樂學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跟著他走在壽山旁的社區,幾乎每個和我們打照面的居民,說起獼猴都大吐苦水,牠們不是在建築上攀爬時把電線、水管拉壞,就是把屋瓦跳壞。居民黃女士表示:「我們家的屋頂以前是水泥瓦,天氣好的時候不知道被猴子跳壞,下雨的時候聽到咚、咚、咚的滴水聲,才知道瓦破了,所以現在才換成鐵皮屋頂。」「但猴子在鐵皮屋頂上跳的時候也是很吵。」黃女士苦笑。
居民回想,猴子問題在軍事管制區開放後越來越嚴重,蔡淑貞認為,獼猴就是因為有人餵才會跑下山。他曾勸導遊客不要在獼猴旁邊吃東西,對方卻說「我就是要讓牠搶,這樣才刺激。」蔡淑貞無奈表示:「你被牠搶覺得很好玩,可是受害者是我們居民耶。」
儘管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規定、高雄市政府擬訂的《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都禁止在壽山餵食野生動物,但2023年底我們在壽山拍攝時,就目睹路過的汽車在禁止餵食告示前,從車窗丟出餅乾給獼猴,還有登山客刻意把花生放在口袋裡,引誘獼猴取食。這種行為看似無傷大雅,卻會讓獼猴養成掏口袋、翻包包的習慣,當牠們突如其來跳到沒有防備的人身上找食物,就可能導致民眾驚嚇而發生意外,壽山、太魯閣國家公園都曾發生類似事件。
獼猴也是衝突中的受害者
其實,獼猴也是人猴衝突中的受害者。不少遊憩區都曾發生獼猴路殺事件,因為牠們習慣聚集在路邊等待遊客餵食。此外,屏科大研究團隊也發現,活動區域與遊客重疊、有較高機率從人類獲得食物的壽山猴群,緊迫程度比軍事管制區的猴群還要高。
這項發現是透過捕捉獼猴、檢驗牠們身上的緊迫荷爾蒙濃度來證實。屏科大野保所博士後研究員章愛梅說明,獼猴血液中的緊迫荷爾蒙變化比較快速,反映可能是捕捉採檢過程所導致的緊迫,但獼猴糞便中的緊迫荷爾蒙代謝物,是代表牠們一到兩天前的緊迫狀態,因此研究團隊採用糞便,做為檢驗依據。
屏科大野保所教授陳貞志說明,他們比較了壽山與其他低度人為干擾區域的猴群,發現壽山猴群的緊迫程度高出7到20倍不等。壽山獼猴數量最多時,族群密度也大約是比自然環境高出20倍。
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物要花大把時間覓食,如果有人餵食,照理說會比較輕鬆,為何有餵食行為的區域,獼猴反而更緊張?陳貞志解釋,在自然狀態下,獼猴是分散開來各自覓食,大家找到食物的機率差不多,但人為餵食狀況下,食物來自單一個點,因為猴群有位階,拿到食物的通常是高位階獼猴,低位階獼猴時常只能眼巴巴看著別人吃好料。再加上人類提供的食物容易導致獼猴個體間、猴群間的爭鬥,長期下來導致猴群的緊迫。
陳貞志進一步說明,長時間緊迫會讓野生動物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而台灣獼猴身上有許多人畜共通病原,加上壽山有許多登山客、民眾活動,「所以我們認為這裡是人與野生動物間疾病傳播的高風險區域。」
進入山林就是進入獼猴領域,應學習與猴共存
根據屏科大今(2024)年最新調查,壽山獼猴的生育率已有下降,族群量也略微減少到900隻左右,推測原因是餵食的人與過去相比減少許多,然而因為現在還有少部分堅持餵食的民眾難以取締,預期壽山獼猴的族群密度要下降到更接近自然的狀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陳貞志表示,獼猴搶食的習慣可能會延續好幾個世代,因此人猴衝突的狀況,短期內恐怕不會消失。
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祕書長林美吟認為,在壽山這種獼猴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的地區,應該要讓民眾了解應對獼猴的正確方式。他以獼猴跳到身上的狀況為例:「如果想把猴子甩開,反而會讓牠更緊張、抓得更緊,只要把背包往前背,一直往前走,猴子就會自己下車了。」
林美吟強調,在壽山這樣的地方活動,最好是包包不離身,如果物品不小心被猴子拿走,建議不要追趕或大聲喊叫,這樣只會讓猴子跑得更遠,「通常牠翻一翻發現沒有吃的,就會把東西丟掉。」有些民眾遭遇類似情況時,會試圖用食物把猴子引開,「但這樣可能會害到下一個人,猴子會學習到『拿包包也可以得到食物』,不要養成牠們這個習慣。」
從壽山和各地遊憩區的例子,我們看到人猴衝突一旦發生,不只人與動物都會受影響,要徹底解決問題更是曠日廢時。當人類進入森林遊樂區、國家公園或郊山等遊憩區親近自然,就是進入了獼猴的領域,如果我們能體認到獼猴也是衝突中的受害者,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也許人猴和平共處,並不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人猴衝突何時休|都市裡的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