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三廠1號機組將在今(27)日午夜停機,結束40年的運轉任務。停機後,全台灣只剩一部機組核三2號機仍在運轉。1號機組裝置容量951MW,每年發電量約75億度,自1984年開始運轉至今40年,估算發電量將近3000億度。
核三1號機951MW容量下線 台電規劃燃氣補上
核三廠1號機在週六(7月27日)運轉執照屆期,今日午夜23點59分59秒正式停機。1號機組裝置容量951MW,每年發電量約75億度,自1984年開始運轉至今40年,估算發電量將近3000億度。
1號機在今年6月起開始降載,每日約遞減0.9%的速度緩慢減少功率,目前由人為控制方式維持功率,根據台電網站,26日仍有約71%的運轉功率。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1號機停機之後,會展開安全檢查工作,並將相關資訊陳報給核安部門,待除役環評通過、取得核安會核發除役許可,就會正式展開長達25年的除役工作。
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核能發電量約占整體6.3%,換算1號機占整體發電量約2.8%。經濟部規劃,停機之後的供電需求將由豐德天然氣1.1GW機組填補,另有歲修機組回歸與再生能源,可以確保日尖峰備轉容量率10%、夜尖峰7%,供電無虞。
1號機今日停機 台電:要啟動就不是延役,而是重啟
此外,核三廠2號機執照到明年5月17日到期,核安會表示,已要求台電公司針對兩部機組狀態差異,分別就行政管理、實體屏障或差異訓練等強化電廠管理作為,以維持2號機安全穩定運轉。
至於核三除役計畫的環評進度如何?環境部說明,核三除役正在進行二階環評,2022年1月完成二階環評範疇界定,台電要針對關切的環境項目或議題進行調查並送交環評報告書,才會展開後續審查作業。環境部指出,環評審查不受2號機停機壓力影響,會專注在審查台電報告書內容。
核三機組將停機,同時在野黨立委正提出核管法修法,欲放寬延役限制。蔡志孟回應指出,核三1號機屆齡就必須要停機安檢,要啟動就不是延役,而是重啟。
在停機前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攜手環保團體於26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核三廠如期除役。環團指出,政府已有具體可行的減碳方法與淨零轉型路徑,看不出台灣有什麼理由要「以核減碳」,也喊話在野黨應放棄修惡核管法,以確保人民的安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國民黨依仗國會多數,試圖修核安管制法規濫開後門,讓全國人民承擔風險。核電風險與成本高昂,在老舊核電廠的核安疑慮未釐清前,在核廢料尚未有解決路徑前,討論核電延役都不切實際、緩不濟急。「想要繼續使用核電廠的政治人物,請先提出負責任的核廢政策來說服大眾,先確保核安及核廢料的處置,再來討論延役。」
核三廠1號機組事故列表
1989年1月:核三廠1號機反應爐控制棒發生底拴斷裂,導致控制棒無法全入,控制棒全部換新。
1990年4月7日:3支控制棒掉落爐心急停
1993年4月29日:1號機組大修期間,過濾系統故障,導致放射性污水洩漏至廠外恆春南彎海域及海岸。
1993年6月1日:用過燃料池水過濾器爆開漏水,造成廢水外洩
1996年4月2日:核三廠1號機「蒸汽產生器」人孔墊片故障,輻射蒸汽洩漏,停機檢修。
1996年4月5日:排氣管爆裂,反應爐失水的2A級緊急事故
1997年10月16日:廢液處理系統膜片破裂,洩出之蒸汽直接排至廠房通風系統,造成環境污染。
1998年11月2日:1號機進行反應器冷卻水泵拆裝及除污作業。通風系統未經過濾處理,造成放射性氣體微粒外釋,超過管制值。
2001年3月18日:因鹽害造成全黑事件,冷卻系統喪失功能的3A級緊急事故
2013年12月4日:水泵數位控制系統微處理器故障跳機
2017年1月24日:因線路沒接好,冒白煙跳機
2018年4月19日:熱交換管出現裂紋
2018年5月1日:緊急柴油發電機跳脫停機。
2019年11月26日:因冷卻氣體洩漏停機檢修,進行測試安全閥時排放水蒸氣,廠區冒出大量白煙,引發週邊民眾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