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信託之旅》環境教育60年老店 扎根公眾託付之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青年走出去!

《英國信託之旅》環境教育60年老店 扎根公眾託付之地

2007年08月09日
作者:單德榕、孫秀如、莫聞(環境資訊協會信託交流團隊)

以公益信託保留下來的土地、資產或建築物,除了極度脆弱需高度保護、隔絕人類干擾外,如何「活化利用」與「永續利用」,一直是自然與文化資源保存的重要課題。畢竟,一個人們得以參與其中,去體驗、觀察與學習的場所,才能引起人對環境的共鳴與情感,從而引發關懷與行動。

在英國國民信託組織(National Trust)的土地上,有一座「田野研究協會」(Field Studies Council,FSC)的環境教育中心,60年來,無數學童、年輕學子、教師、保育志工與生態研究者,在此體驗自然,學習自然觀察與研究技巧。為了瞭解環境信託如何與環境教育結合的實務運作,我們將此中心列入英國信託經驗考察的其中一站:

離開倫敦鬧區進入田野

FSC在全英國共有17座環境教育中心,我們參訪的地點,是距離倫敦不遠、位於多科(Dorking)的杜松廳中心(Juniper Hall Centre)。我們從倫敦維多利亞車站搭上火車,約一小時車程前往Box Hill & Westhumble 車站。一下車就被這小鎮的恬靜風景所吸引,有別於倫敦的人鼎沸,此處最吵雜的聲音大概就是火車穿梭而過的隆隆聲吧!

這裡就是「箱子丘」(Box Hill),整片450公頃地產與步道都屬於國民信託組織,但開放公眾使用。離開車站,往目的地走去,眼前是一座座形似箱子的小山丘,稱為箱子丘(box hill)。步道上視野絕佳,可遠眺本區全景。路邊小徑上的綠葉標示,說明著國民信託組織是這片土地的所有者,這片土地是為了全英國人的利益而永久保存(for ever,for everyone)。順著一片綠茵小徑前行,約半小時就抵達杜松廳中心,門口的立牌述說這中心是一群法國貴族與文人,為了躲避戰禍在20世紀初渡海而來;讓同是異鄉遊人的我們,也不禁感懷起來,幸而,優美的原野景致稍稍能撫慰離鄉者的愁緒吧。

莊園古堡變身環境教育場域

FSC是以推動戶外環境教育為主的組織,自2002年開始,即陸續與台灣民間環境教育組織及林試所等機構有所交流,透過縝密的活動規劃與設計,讓學生們可以在田野裡進行科學教育的學習與實作。

FSC杜松廳中心主任萊普森(Nicholas Lapthom)。杜松廳是一座建立於17世紀的莊園城堡,1947年FSC與國民信託組織簽訂百年租約,將杜松廳轉型為環境教育中心,週圍450公頃的原野則開放為孩子們從是自然體驗與探索的場域。接待我們的中心主任萊普森(Nicholas Lapthom)表示,FSC的專長是環境教育,他們為不同年級的學童量身打造教育學程,並聘請專業的教師,可吸引鄰近學校安排來此校外教學;當學童來上課時,古堡內部的寢室便成為學童的宿舍──這些都是要收費的,也是FSC的主要財務支柱。

萊普森說,除了販售紀念品與教材外,FSC的收入幾乎全靠這些學成的收入了。不過,身為專業的環境教育團體,FSC不僅準備了學童課程,還有適合各種專業研究人員的訓練課程,像是水質採樣調查、生物採集、鳥類調查方法等等不一而足。而這些課程都是與不同的團體合作,例如,鳥類調查方法的課程可和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學(RSPB)或國際鳥盟合作,訓練該團體的研究員或志工。也因此,FSC勢必是與各組織維繫良好的關係。

FSC位於倫敦近郊的杜松廳中心,是座300多年的莊園古堡。   杜松廳古堡近觀。   這間曾是莊園的餐廳,現在則是圖書室兼會議室。

萊普森自豪的說,FSC財務獨立,未從政府取得直接的經費補助(鄰近學校支付的環境學程費用不算在內),80%財務均來自教育培訓課程。不過,相對於FSC其他16個位於度假勝地的中心,杜松廳與倫敦市區的近距離,有利也有弊。好處是鄰近學校多,學生也多,平日不怕招生不足,但到了放假時期,幾乎沒有人願意待在倫敦近郊作田野研究,都參加其他中心的課程去了。看來,杜松廳中心的淡旺季之分正好與FSC其他中心相反。

保育與教育結合的可能

中心所收取的培訓費用,部分用來中心運作費用、支援總部辦公室的行政支出、以及建築物維護整修的費用外,其他多數則用來支付國民信託組織的年租費。

國民信託組織有一套檢核資產維護狀況的流程,會定期與杜松廳中心會面討論維護細節或租約細節。萊普森說,目前整棟古堡的維護費用均由FSC負責,60年前這樣的模式FSC還負擔得起,但隨著建物老去,維護修繕費逐年增加,已逐漸超出FSC的負荷,近期內考慮和國民信託組織商討,修改部份契約內容;例如改由國民信託組織接手外觀的維護,FSC僅負責內部修繕等等。

除了財務關係,以及培訓課程會用到國民信託組織的土地外,FSC與他的地主尚未真正合作過。不過,萊普森主任表示,他們目前正打算跨出合作的第一步,FSC是環境教育專業,另一方則是保育專業,可望兩者將將激盪出創新的合作模式,為環境信託的土地利用模式建立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