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台灣」的危機與轉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水水台灣」的危機與轉機

2007年08月14日
作者:趙家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監事)

整合了河川流域的土地及水資源發展,以洪水平原效益的極大化,因洪災導致生命損失最小化為目標。當全民為著特別費與國務機要費的幾千萬而瘋狂之時,亦因力霸集團8年間所掏空的731億元而數落著商人貪婪與主管機關顢頇之際,卻忘了有一項同樣為期8年,將耗費新台幣1410億元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與「石門水庫整治規劃」正在掏空台灣。

或許有人會納悶:「洪水危害財物與生命,亦造成生活不變,政府願意出錢來解決問題,應該是德政一樁。」但先把不回溯這個預算的編列過程,是怎麼由當時行政院院長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再經由立法院裡頭如同菜市場般的殺價所交織而成的荒誕戲碼。也先不細究近日相關部會的負責人為何會急忙問著每個立委:「你們選區有河川需要整治嗎?」我們先談談整個治理計畫的規劃,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

在「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的網頁上,可看到水利署強調整個規劃原則有四項:考慮生態、綜合治水、配合景觀、結合地方特色。但在狀似合理規劃原則背後,卻找不出有具體的治水新思維,也並未發現對於氣候變遷的治水新挑戰的考量。

氣候變遷影響季風型態,導致暴雨發生頻率及雨量均超乎傳統預測。並使先前根據經驗法則設置的堤防失去功效,此外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的升高,也同樣使河口地區更深陷淹水的陰影。英國針對氣候變遷對其洪災風險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於2080年時,10年一次及20年一次極端降雨發生機率將分別增加10%及16%,而2020年時泰晤士河的逕流量也將增加13%。

雖然倫敦等大都會區的防洪標準為千年一次,但在某些支流的防洪標準並未達如此水準,因此氣候變導致的極端降雨事件的增加,將減低傳統提岸的防洪功能。此外,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地下水入流量、土壤含水率的變化,也將增加洪災潛勢。且對於採用合流式下水道的地區,洪災的發生將伴隨著民生污水的溢流,對公共衛生及河流生態均是一大威脅。

適應氣候變遷造成的洪災風險的增高,需要民眾、政府及公司在前置規劃以及災害回應相互合作,且面對此複雜的問題,牽涉到多方利益相關人,且缺乏足夠資訊進行預測,更需意識到傳統集中式、硬體氏洪水管理的侷限,以一更具系統性的思維,來應付此艱鉅的挑戰。

鑑於傳統貪戀硬體的治水概念侷限,世界氣候組織以及全球水體合作夥伴(Global Water Partnership)提出了整合式洪水管理。此概念是指「整合式洪水管理是個提倡以整合性洪水管理方法取代單一方法的程序。其整合了河川流域的土地及水資源發展,以洪水平原效益的極大化,因洪災導致生命損失最小化為目標。」因整合式洪水管理牽涉水資源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海岸管理等,因此其強調如何加強各主管機關的溝通、合作及協調,並且決策過程透明化,提供各界利益相關人的參與。因此此概念有五大元素:視水循環為一體的管理概念、水土整合管理、採用最佳的策略組合(Mix of Strategies)確保公共參與、整合式災害管理方法的採用。

綜合以上所述,若欲讓這1160億的治水預算花的有價值,水利署應將以下重點納入第二期治水預算分配的規劃:

一、分配足夠經費於非結構性防洪策略:非結構性的防洪策略包括源頭減少逕流(透水鋪面、植林)、儲存逕流(如儲流池、溼地)、提高居民平日意識、提供災後復原協助等。這些策略牽涉到土地使用計畫、洪災保險、洪水預警措施以及緊急救難行動等,不該只是次要選項,應獲得足夠的經費,並納入實際防洪規劃。

二、提撥預算進行生態風險評估技術的發展:由於台灣欠缺生態風險評估的技術,因此現行治水計畫中「考慮生態」的原則,只會落入文句描述,虛應故事,而目前的生態工程亦缺法系統性的量化評估,來支持其「生態友善」的陳述。現行台灣發展生態風險評估技術最大的門檻在於基礎資料庫的缺乏,若能從龐大的一千多億中,播出千分之一作為基礎資料庫以及相關生態風險評估技術的發展,將可確保未來台灣的生態不致成為水泥護岸的犧牲者。

三、將氣候變遷的衝擊納入第二與第三階段的治水計畫:荷蘭與英國鑑於氣候變遷的衝擊,分別提出了「與洪水共存」、「還地於河」等的治水新思維。若台灣僅是依循傳統,毫無前瞻性,則這一千多億投入,將是世界水利界莫大笑話。

四、健全公共參與機制:現行治水計畫中的公共參與,僅只是民間企業參與、民意代表參與,未能讓公民有自主參與的契機。水利署應參考歐盟於2002年所執行的HarmoniCOP計畫。該計畫以健全流域管理計畫中的公共參與程序為目的,針對各類公共參與方式(如公聽會、市民陪審制、監測與評估的參與)和可用以輔助的資訊及溝通工具(如地理資訊系統、模擬模式、問卷調查)進行分析。若能在各地的洪水智理過程中建立此類機制,不僅可研擬更完善的治水計畫,更能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典範。

行政院與立法院的瘋狂,誕生了1410億的治水預算。這龐大預算,不應僅落得地方勢力的肥肉桶,水利署與河川局也不該只是各工程顧問公司的提款機。驚人的鉅額,也代表了鉅大的動力。若欲將此動力導入正軌,發揮真正的功能。需要環保團體的群策群力,也需要水利專業者的自我覺醒,更重要的是你,人民,除了消極且不可得的抗稅以外,何不積極參與監督,監督那一分分血汗錢的配置與流動。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公共論壇

作者

趙家緯

台大環工所博士,現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長期參與台灣氣候與能源政策之公共討論,近期聚焦於台灣淨零轉型路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