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瞭解.護生――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篇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關懷.瞭解.護生――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篇

2007年09月23日
作者:謝湘儀;審校:楊懿如(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篇台灣有多少動物呢?走一趟逛到腳酸、四眼發昏的動物園之旅,別以為已經看盡了所有動物,園內可愛的動物只是台灣全部動植物資源的一點點代表,還有更多山林裡的獼猴、台灣黑熊…… 沼澤裡的樹蛙、山椒魚、蟹類…… 以及北來過境的灰面鷲及渡冬的黑面琵鷺等,正無拘無束徜徉在的大自然中呢,那可是數不完的豐富熱鬧!

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的交界,擁有秀麗綿延的群峰景致,多山的地理環境,加上四面環海帶來的宜涼氣候,雖然這兒只是個面積3萬6千平方公里的小島,卻有極為複雜且豐富的生態系,生物密度高且種類龐雜,是野生動物們數百萬年來的快樂天堂。

「野生動物」一詞最早來自於美國,國際上對於野生動物的定義是:所有非經人工飼養而生活於自然環境下的各種動物。目前台灣的野生動物約18,500多種,若以國土面積和擁有的動物資源與其它國家相比較,以蝴蝶為例,日本面積約為台灣的10倍,蝴蝶的種類僅有我們的一半;若以鳥類來看,美國的面積是台灣的262倍,但鳥種只不過是台灣的2倍。由此可見,台灣動物資源相當豐富。

為針對台灣特有動植物及特殊生態體系的調查研究,並積極推動生態教育,1992年政府於南投成立「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協助動物調查及自然保護區規劃為主,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篇」影片中,顏仁德主任(現為林務局局長)帶著我們參觀中心的周邊環境與任務規畫,包括了動物急救站、虛擬展示教育館、展覽圖書區等多功能與特殊服務。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通過,也顯示出政府對於野生動物的重視。

但是,再多的保育計畫和政策,到了萬物之靈「人類」的手中時,往往一己利益才是最終的決定關鍵。隨著人為高度開發下的致命破壞,已經有許多野生動物正在消失當中。大規模的土地開發、工程的興建和環島公路的開拓等,一步步逼近動物們僅剩的棲息地。另外,違法盜獵,以及國人對野生動物的食補及藥用觀念態度,並沒有隨著社會進步而改變,反而越來越多虎鞭、鹿茸、熊掌等殘忍的犧牲品被冠上「大補品」和「身分象徵」,深深扭曲了大眾的思想。

保育不能只是口號,為留住這些可愛珍奇的鄰居們,須靠全民能對野生動物保育產生認同感,並以行動落實。也許你正擔心著,野生動物面臨絕滅的危機是否還來得及挽回?令人振奮的是,野生動物在良好的保護政策下,已逐漸延續其生命,他們會生活、會繁衍、會傳承,更願意重新回到山林間嬉戲,更重要的是國人要學會尊重地與牠們相處。

下次,當你我再看見「野味」、「山產」這些斗大字眼出現在眼前時,記得一定要大聲的說「不」!

自然之窗――台灣自然影音頻道

觀賞「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篇」影片:上集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