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外取經到打造本地特色的工作假期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作假期

從國外取經到打造本地特色的工作假期

----記阿帕拉契山徑與霞喀羅古道工作假期

2007年09月12日
作者:徐銘謙(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運用當地找到的石材,挖掘適合石頭形狀的擋水石階埋設點,取之自然,做過不留痕跡。爬山以來,常會在一些崩坍的路段上看到廢輪胎、地毯、棉被等物鋪在其上;甚至被發包修整成「石階大道」,令原本野性生趣盎然的周邊走樣,走來腳又很傷。如何把使用者的意見擺到步道規劃裡?如何兼顧登山客的方便與自然生態的維護? 2006年暑假,這些思考與疑問成為「學習像山一樣思考」的計畫雛形,在得到客委會築夢計畫的支持之下,我得以到美國阿帕拉契山徑親賭健行者心目中的理想步道。

寫計畫之初,我聽說阿帕拉契山徑這是一條完全符合「路是人走出來」的天然步道,直到在網路上搜尋到「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Appalachian Trail Conservancy)時,才發現他們整個暑假,從5月到10月都在招募步道志工,完成一段一段的步道維護整修。

他山之石:打造渾然天成的阿帕拉契山徑

阿帕拉契山徑從1921年班頓‧麥凱(Benton MacKaye)倡議,1937年由民間團體勘定串連路線,到1968年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直屬步道工作隊(Trail Crew)成立之間,山徑周邊地區早有步道俱樂部(Trail Club),由健行者與社區居民自發會員制的步道團體,負責日常維護步道設施,並且有趣的是,翻開步道俱樂部會員招募折頁,所交會費隨著勞動的程度增高而增加。專業工作隊成立之後,從北到南有六個工作隊分段負責,與當地步道俱樂部共同工作,更吸引了來自全美各州的男女老少,開上十幾個小時的車,來東岸山徑上工作。

參加屋頂翻修本來忐忑不安,結果卻在領隊帶領之下,大家都是第一次翻修屋頂,那一週還翻修好兩座山屋屋頂。翻修屋頂的最後完工階段,要為兩邊接縫釘上騎牆的防水層,即將大功告成。

這些志工們沒有專業工程背景,施工也沒有制式的設計圖,除了攜帶簡單工具,沒有任何鋪面材料。卻能夠在領隊、副領隊的安全與工作講解、依照步道水文、自然、地理特性因地制宜的訂出工作目標。就地取材地運用周邊材質,在領隊與資深志工帶領下,完成維護侵蝕步道、擊碎石回填、修築木棧道、翻修山屋屋頂、改建舊橋樑、就地取材找木樁固邊坡、設立石階與排水系統、封閉嚴重侵蝕或過陡舊步道,改道或開闢新步道等計畫。全部完工後,步道仍然渾然天成,看不出人工斧鑿的痕跡。

在地優勢:富涵文化體驗的霞喀羅工作假期

回國我談起這段經歷,大家也總是帶著不可思議的眼光,覺得我是花大錢作粗工的傻子。但在2007年初林務局委託清寰顧問公司在新竹霞喀羅試辦的步道工作假期,我的阿帕拉契工作假期經驗,正好派上用場,參與設計規劃讓大家有機會親自體驗勞動的快樂。

霞喀羅古道位於泰雅族的領域,步道志工進入古道要由部落長老帶領並敬虔遵循入山儀式,部落的長輩們精心安排、設計了志工在部落的生活細節。志工與部落媽媽們共舞、共飲,與部落的居民一起搗小米麻糬,度過短暫但難忘的泰雅之夜。抵達第一天先由霞喀羅觀光休閒發展協會帶領部落導覽,第三天更在經過生態旅遊解說培力訓練過的族人領頭下,走了一趟霞喀羅泰雅文化豐富之旅。臺灣推動工作假期,加入相當多生態旅遊的部分,對我而言更是如置身天堂。

臺灣多數山中古道,本有其豐富的原住民文化,與日據時期警備道的文史遺跡,這點是是美國所缺乏的。美國將阿帕拉契山脈居住的印第安部落趕離,圈到保留地裡面「保護」著,而從新石器時代阿帕拉契山徑即為美東南方印第安部族與北方五大湖區部族的貿易交換路線,如今卻變成純白人的休閒、墾拓區域。臺灣的原住民部落雖經統治者遷徙,但仍保持在山林生活的清晰部落,實應思考如何將步道志工與原住民部落的生計連結在一起,方為步道生命永續之道。

反思古道歷史空間的維護與經營

在步道工作方面,除了砌石護坡與沈沙池的挖掘等工法,及重機具使用是較依賴專業工班技術。最具特色的是,田村台駐在所的遺址清理,在古道專家李瑞宗老師的解說與指導下,從荒煙漫草中用鐮刀細細清理出舊日駐在所夯土牆遺跡,並且經由測量、拉起水線,重現駐在所的格局,李老師就地給我們出了一道題目,讓志工動腦想想,「面對殘存的遺址,應當透過嚴謹考證、恢復駐在所舊觀以供展示?還是忠實保留、維護現況,僅提供歷史解說,供遊客發揮想像力拼湊憑弔?」志工們左思右想,各有顧慮,莫衷一是。

田村台駐在所遺址究竟應該經考證加以復舊重現,還是忠實保留、維護現狀,拉出水線格局,讓遊客拼湊憑弔?田村台駐在所解說牌

古道歷史空間的維護與經營,正是臺灣步道維護管理的臺灣特色。透過耆老訪談、文史資料查閱、舊照片的觀察,細細考據古道的工法,正是幫助今人通往古老三度空間的鑰匙。有一回筆者去暖暖古道分享阿帕拉契經驗,當地人告訴我們,日據時期保正分配居民家戶分段認養維修通往十分、雙溪的步道,這條步道因為是用來挑藍染原料大青買賣要道,因此設計上要因應扁擔六尺許長、兩邊一百八十斤重、八吋上下的振動幅度,因此就地取材的石階步幅較近,實為省力。此與李瑞宗老師發掘的金包里挑魚古道後面的故事亦相呼應。

臺灣古道的復舊工法正是需要找出一個個在地的歷史與文化,加以取用結合,並且是步道志工工作假期與社區認養步道並行工作,方能激盪出工法上的深入討論,並且藉由步道勞動的過程,瞭解我們的土地與自然的故事,真正為地方做出有意義的貢獻而非增加負擔。

相關連結:

*本文作者將於9月14日(五)晚上6:30,林務局二樓會議室「步道工作假期暨步道志工推廣計畫講座」進行經驗分享,報名電話:27115177-15林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