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共管:措池村牧民的生態文化節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社區共管:措池村牧民的生態文化節

2007年09月17日
作者:馮永鋒(光明日報記者)

中國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措池村美麗的草原與牧馬7月18日,青海措池村,牧民們舉辦的「生態文化節」正式開幕。措池村地處長江源頭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天河源野生動物保護核心區,總面積約212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最高達4800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純牧業村之一。

第一次來措池村的人可能覺得這裏還是世外桃源,風景如畫,民風純樸。但是經常來措池村的人,就會發現這個世外桃源跟以前比已經有了明顯變化——公路修通了,從格爾木到措池村以前要走三四天的山路現在半天就到了;村民從騎馬改成騎摩托車來放牧,當然這還需要買汽油和摩托車配件;有些村民還買了數碼相機等現代電器,都可以到剛修好的太陽能電池站去充電。

便捷的交通,和隨之而來的頻密的商品交換和信息交換,給村民帶來舒適現代生活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邪惡的侵蝕。人與人之間友善,人與自然之間和諧,一向是措池村或者說中國許多地方的榮耀。但是,有很多人發現,這幾年,人與人之間的鄰里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鄰里關係,都有惡化的微妙趨勢。措池村的草原退化就是這惡化趨勢的表現之一。

不過,措池村已經開始以自己的方式來對抗這惡化的趨勢。

哈希‧扎西多杰,被人們習慣性地稱爲「扎多」,是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副秘書長,2007初獲得了「CCTV年度經濟人物公益獎」。他獲獎的主要原因是實踐著一種能够實現自然保護與社區强健之間雙贏的方法,這種方法被人們習慣性地稱爲「社區共管」。措池村,正是這一理念實施的重要領地。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村民們被發動起來,在「監測」他們牛羊的同時,監測物候、野生動植物、草原和山水的變化。扎多認爲,其實保護的問題本質上是個社區强健的問題,是如何化自私爲半公益的問題。有人認爲,一個社區要强健,一定要等到它富裕之後。中國有太多的地方,都抱著「先污染、後治理」,「先砍樹,後種樹」的想法來對待環境保護,但實際上,你不一定要等人快死的時候再來給他治病,你完全可以在他還健康時,就幫助他採取必要的保健措施。有人老說:要有錢才能做保護,我有兩句話來反駁,一是窮媽媽未必不懂得藝術,未必比富媽媽更不會打扮她的子女;二是有錢未必有智慧,未必會做公益,甚至有可能越有錢越邪惡。

著名自然保護組織「保護國際」中國區代表呂植,和王大軍同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她帶領的團隊給了措池村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持和精神支持。他們幫助村民設計監測的種類和方式,幫助分析監測的結果,與村民一起共同做科研。王大軍說:牧民有非常多的感官知識,他們長年累月積累的社區自然知識要比我們豐富,科研的過程是調動和改良他們這種知識的過程。現在的青海,到處都在殺高原鼠兔,只有措池村的人不殺,因爲他們發現,草原惡化也許不是鼠兔的原因,是草原先惡化了,才有鼠兔的大量出現。旱獺也是如此,現在旱獺很值錢,有外邊的人來濫捕濫殺,可它與鼠兔一樣,是高原生態系統中的「中間件」,如果它們少了,狼、棕熊、猛禽,怎麽存活?殺了它們,草原真的就能恢復嗎?現在許多地方都在推廣圍欄草場,牧民非常喜歡,但是我們也在提醒他們:這種把連綿的草原劃分爲獨立片區的方式,真的是可長久的嗎?

科研是帶有公益性的,這種微妙的公益樂趣也許會成爲社區的新型融洽劑。扎多和呂植這些人希望找到一種「扶助手段」,讓村民享受做科研和公益的樂趣,進而真正認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認清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而改善隨著商品經濟入侵而日益滑坡的社區鄰里關係。呂植說:人們害怕的並不是交通,也不是商品,而是這些商品和交通所附帶的對人性和自然的侵犯力。而基於「社區共管」基礎上的科研、公益活動的摻入,可能是對抗和緩衝社區惡化的一個理想辦法。

2007年7月18日至23日,中國青海玉樹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舉行了首屆生態文化節。圖片來源: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基於這個考慮,爲了防止鄰里關係滑坡,强化自身的文化魅力,進而增强社區的共同歸屬感,措池村開始舉辦生態文化節。在將近10天的時間裏,所有到達這個村莊、生活於這個村莊的人,都參與了各種各樣的節目。這節目既有傳統的轉山、歌詠、傳說講述,又有新添的認識動植物、攝影比賽等。

扎多說,鄉村生態文化節搭載在藏族傳統的「過桑」這個平臺,在繼承了傳統的本地生態文化的基礎上,也被賦予了强烈的綠色概念,包括服飾表演、賽馬、放生、殺戒(野生動物)、話說山川、本土民族體育、講解宗教生態文化、社區監測評比、評選「最具慈悲之心」村民、播放生態影視宣傳片等多種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實踐證明,這些舉措有助於培養廣大村民積極向上的精神,凝聚鄉村向心力,培養牧民自覺參與自然生態保護的熱情,倡導對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鼓勵傳承優秀的生態文化思想。

本土的文化是誘人的。「保護國際」把文化節當成了員工教育和實地科學訓練的一個重要程序,鼓勵員工實地學習生態學知識——尤其是高原生態系統等方面知識,通過向牧民們學習,提高參與活動的員工對社區保護工作的理解。「保護國際」保護項目主管孫姗說,他們在一種既欣賞、讚美、喜悅,但又無比憂慮的複雜態度中參與了這個文化節。「有時候你說不清,到底是我們在幫助他們還是他們在幫助我們,也許是大家都是在共同救護自己吧。」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7年9月11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連結。

◎文中所有圖片由「保護國際」及「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