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垃圾」生活實踐經驗談 | 環境資訊中心
聰明綠生活

「零垃圾」生活實踐經驗談

2007年10月05日
作者:徐建國(荒野保護協會資深解說員)

愛山淨山到解決共業

零垃圾生活實踐經驗談的作者徐建國愛山愛自然的感覺,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就有了。時常獨自在山林裡行走,免不了看到許多垃圾。漸漸我開始想:是不是該為山做些事?於是淨山自然就成為每次下山必備的活動。我因為長年從事攝影的工作,經常需要不均衡的負重,所以有很多腰痠背痛的毛病。而淨山的過程中常常要做彎腰的動作,做久了居然讓我的老毛病不藥而癒!而且在山裡撿垃圾習慣了,走在馬路上看到地上有垃圾,不撿還會覺得怪怪的。

有一天,一如往常準備撿垃圾下山,在撿起一個垃圾時突然心裡震了一下:我所撿的這些垃圾,離開山之後會到哪裡去了呢?掩埋場?焚化爐?這些垃圾是不是只是從一個地方被移到另一個地方去而已?對山來說(廣義的山)真的被淨化了嗎?其實山並沒有被完全淨化!只是人類借撿垃圾試圖消一點全民的「共業」。 某君人隨手丟了一個塑膠袋在路上,一陣風把它吹到了排水溝旁,幾天後一場大豪雨把塑膠袋沖進了排水溝,塑膠袋隨著流水飄呀飄,卡在某一個水溝的構造物上,然後第二號塑膠袋、第三號塑膠袋、第四五七八九號塑膠袋陸續的卡在這裡,社區淹起了膝蓋高的水。最後政府再用全民的納稅錢,清理排水溝。這不是全民共業嗎?什麼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呢?

看見儉僕生活的榜樣

八九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採訪人稱「老鷹」的沈振中先生。一進入他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除了電燈和一部電腦外,沒有其他任何電器設備;加上地上的一張草蓆和靠窗的桌椅就是他全部的傢具了。我去上廁所時他特別提醒沖水只按一秒就夠了。後來一起去吃飯,他拿出了一個大碗來然後告訴我:吃飯的地方也要有所選擇。當下我深受震撼,因為一直自認已相當重視環保的人。可是居然還有人做得更多。於是後來我就開始帶自己的筷子、湯匙。雖然沒有隨身帶環保碗,不過總是盡量選擇不用免洗碗的餐廳吃飯。如果在家附近我就會帶著保鮮盒去買煎包,帶著杯子去買豆漿,帶著便當盒去吃自助餐,帶著回收塑膠袋去買水果、買菜,這些都是從那時起漸漸改變的。

我開始記錄自己每天生產多少垃圾,朝向「零垃圾」的目標努力。我對垃圾的定義是:不可自然分解並且回歸自然循環的物質。當然即便是以自然材質製造,但如果我們可以避免使用卻仍使用的也算。有人會質疑可以回收的物質不應算垃圾,我會反問:寶特瓶回收之後呢?可以作成聚酯纖維,製造衣服、毛毯等。那衣服穿舊穿破之後呢?而且回收再製的過程中仍會消耗的能源、產生污染。簡言之,浪費使用自然材質製造的物品也會製造能源、污染問題,所以也應被節制。

改變購物標準&多動手做

一開始真的很難達到零垃圾的目標,所以就要常自我檢視,這個垃圾為什麼會產生?有沒有可能避免?然後開始調整自己的某些生活習慣,開始減少不必要的消費。舉例來說,偶爾我也會逛街逛逛夜市什麼的,難免會碰到一些吸引人的東西,而勾起購買慾望。有一次我被攤位上的某件小東西吸引住了,就在我正準備掏錢購買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念頭生起:「如果我沒有買會怎樣?不會耶!那我為何要買?」於是我就將這個東西放下了。從此以後「不買有沒有關係」便成為我購物時的評量標準。

有了一天的零垃圾成功經驗後,我在想要達成一個禮拜零垃圾時又碰到瓶頸。因為我習慣買一條土司每天吃三片,一條土司正好是我一個禮拜的早餐,所以每個禮拜我無法避免會有一個包土司的塑膠袋產生。後來我終於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何不自己作麵包呢?於是我買了一台麵包機,開始自己作麵包的日子,只為減少塑膠袋成為垃圾。

個人仍需努力,大環境也需改變

現在的我大概可以做到10天零垃圾!要再更多天?目前還很難!因為大環境很多民生必需品仍是用塑膠做它的包裝材料。比如朋友堅持請吃糖,我盛情難卻就因此產生了糖果紙的垃圾。而更大的弔詭是,爬山成為我最大的垃圾產生來源。怎麼說?因為有時要爬長天數的山,必須準備很多的行進糧,而能耐久不壞的食物也免不了塑膠袋、乾燥劑。常常爬一趟山下來會產生我三個月或更多的垃圾量,雖然很無奈,但山也不能不爬,不過我相信終會找到克服的方法。

提出以上個人的零垃圾實踐經驗,除了分享過程中態度、生活習慣改變造成的影響力。也希望藉此呼籲生產者能注意包裝回收化、減量化的重要,政府也能儘早提出相關的鼓勵政策,讓垃圾問題從源頭被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