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象怕蜂而非鼠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研究發現:象怕蜂而非鼠

2007年10月12日
摘錄自2007年10月10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牛津大學的金恩女士以肯亞當地的非洲象為實驗對象,發現只要播放蜜蜂整群飛舞、拍翅嗡嗡作響的錄音,幾乎所有大象都會迅速逃離。這表示大象對這種聲音並不陌生,而且退避三舍。

牛津大學以往所做的研究發現,大象似乎對蜂窩極為敏感,不太敢靠近蜜蜂的棲息地。而在這篇發表於《當今生物學》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中,金恩利用當地受驚騷動的蜜蜂拍翅嗡嗡作響的數位錄音,以及瀑布澎湃奔流的「控制」聲,來測試大象的反應。

金恩團隊以17組大象家庭為實驗對象,趁牠們在樹下午休時,利用一具距離象群約9公尺的擴音器播放蜜蜂錄音,結果顯示16組象群都在聽見錄音的80秒之內離開現場,其中8組更是在10秒內快閃。

對照之下,在以播放瀑布聲對照其反應的十五組控制組中,只有四組象群受到瀑布聲驚嚇,在八十秒內離開現場。

金恩認為,養殖蜜蜂或以擴音器播放蜜蜂拍翅聲,可能有助於當地農民解決大象破壞農作物和林木的頭疼問題,又無需動用射殺動物的激烈手段,蜂蜜的銷售更可以帶來一筆額外收入,創造人象永續共存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