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運動的跨領域對話 從政治與經濟談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保運動的跨領域對話 從政治與經濟談起

2007年11月05日
本報2007年11月5日台北訊,陳誼芩報導

台灣環保運動抗爭一路走來20餘年。從解嚴到戒嚴、從極權到民主、從工業發展到高科技產業,環保運動一路走來20餘年。2007年,台灣解嚴20週年,長期以來投入環境運動的台灣環保聯盟也從青少年邁入成年的20歲。資深的環保運動人士、NGO組織經營者在11月3日齊聚於台灣環保運動會上,共同為過去的環保運動做見證,也一同討論在大環境條件的改變之下,如何發展未來的策略與方法。

環保運動才是永遠的在野黨

綠色民主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何明修,也是《綠色民主》一書的作者,他說,要理解台灣的環境運動,必然離不開政治。環境運動興起的80年代正是政治轉型的關鍵時刻,一方面反對黨藉由參與運動拉攏選票;另一方面環保運動者也擅於利用反對黨的政治資源,壯大聲勢,反核四運動即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發展。

經過2000年政黨輪替,民進黨上台,昔日許多環保運動人士進入公部門,但在執政7年後再重新檢視,過去投入反公害運動的東海大學化學系教授林碧堯說到:「政權顏色變了,經建體制沒有改變。」他認為只有環保運動才是永遠的在野黨。過去曾是環保聯盟會長,現任民進黨立法委員的王塗發則以他親身參與政治的經驗談到,他在立法院推動「能源稅條例草案」和「溫室氣體減量法」所遭遇的困難,除了反對黨的杯葛外,行政部門內部本位主義作祟,也是使各項法案難以推動的原因。

在環保運動者的眼中,政治人物和環保運動的關係向來很微妙,高雄綠色協會總幹事魯台營即指出:「高雄綠色協會堅持不向政府申請任何經費補助、不接受地政府委託案」目的在於透過維持財務獨立達到自主性,雖然不要錢但他們極力爭取參與的過程,也立下綠色政見承諾書和生態城市願景,請當時的高雄市長謝長廷、陳菊簽署。

除了透過遊說、抗爭的方式希望在政治上擴大參與,台灣綠黨更進一步積極爭取參政權,準備在立委選舉中推出10人參選區域代表,以爭取不分區立委的席次,台灣綠黨召集人陳曼麗表示,環保運動不要排斥政治,在法案的推動上,和政治人物交手,談判是必要的,希望綠黨可以在國會中扮演關鍵的少數。

何明修說到,政治環境的改變,也致使環保運動的轉型,越來越多新議題,不再依循舊有的政治民主管道獲得解決,反而透過教育、消費行動等方式表達訴求。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不是單選題

環境與經濟發展可以並行不悖。圖為研考會於世界環境日同時發布之國家永續發展指標評估報告。「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如何雙贏?」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鄭先佑以不同的觀點看這個問題,他說生態學(Ecology)和經濟學(Economics)同樣都是生活(Eco)的學問,生態學就是自然的經濟學,所以兩者之間並非互斥的選項。

台灣環保聯盟學術委員高成炎以發展生質能的綠金產業為例,台灣的休耕土地如果用來種植生質燃料作物,綠金產業可以達到環境保護目的,也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另外,何明修也提到,台灣的環境運動也開始嘗試綠色投資的方式,透過說服小投資者與小股東,希望他們拒絕和污染環境的生產者合作,以達到制衡。

落入環保與經濟對立的迷思的蘇花高議題,在媒體和地方人士的炒作下,儼然成了「要蘇花高就是要經濟發展」的命題,環保聯盟花蓮分會會長鍾寶珠則強調,蘇花高反映的是農村、聚落被邊緣化的問題,在產業結構轉變下,農村人口外移嚴重,農業文化逐漸凋零,鍾寶珠認為從土地找到生命延續的基礎才是重要課題,因此選擇以花蓮縣吉安鄉的南華村作為實驗基地,從種稻、砌石、到打造菸樓與傳統房舍,試圖重建文化資產的意義和價值觀,並提出不同於蘇花高的花蓮願景與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