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6日
摘錄自2007年11月26日中國時報高雄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高雄愛河中游段,25日清晨出現大量魚屍,市府環保局及水工處人員緊急清理,並進行水質採樣及魚屍解剖。 依據學術單位針對愛河生態復育多樣性魚蟹類進行調查,愛河由1998年7種,2002年26種至2005年51種,環境生物指標已上升,愛河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也已大幅提升。愛河自11月初全面溯行,清澈河水已通水至博愛路,也因此大量魚群溯河而上尋求適應生態環境洄游生存,出現大量的魚群。
經現場打撈魚群發現,暴斃魚群為同一魚種,即俗稱「土圓仔」的環球海鯽,水工處研判,有可能遭人為因素影響水質,也有可能是因天候變化致海水溶氧驟降,即所謂的「春秋翻騰」現象,加上此河段大量魚群過於集中,都可能造成暴斃。
由於「春秋翻騰」現象是河川生態的自然殺手,水工處指出,可藉由水中曝氣來改善減低發生機率,在此段時間水工處將加派曝氣船於夜間進行此河段的曝氣作業,避免「春秋翻騰」現象擴大及延伸至其他河段。工務局同時也加派愛河巡守隊人員,全天候24小時不定時巡查愛河全線,以防止人為破壞水質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