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摘錄自2007年11月28日自由時報花蓮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環保署9月修改空氣污染防制法條文,將工廠固定污染源的煙道排放標準,從4萬臭味濃度修改為4千臭味濃度(煙囪高於50公尺),雖然明年9月才生效,卻讓廠方面臨改善壓力。
中華紙漿工安室主任顏世雄說,高溫燃燒是處理臭氣最有效的方法,華紙這幾年陸續投下經費,投入5億元建置完成苛化石灰窯,將木片製漿、硫化過程產生的有機臭氣,導入兩個臭氣回收鍋爐及苛化石灰窯燃燒,廠區管線也有聞臭小組負責抓漏。
顏世雄說,兩個回收鍋爐老舊,已用了30年,若要改善,除非汰舊換新,但一個鍋爐造價25億元,華紙資本額只有70億,每年盈餘也只有3億元,華紙今年7月向環保局提出折衷方案,申請將回收鍋爐的燃料,由高成本的燃油改成燃煤,每年省下2億元用於改善臭氣,但被環保局打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