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改變的時刻!
當自由黨與國家黨聯盟 (LIB/NAT;Coalition)向澳洲喊出不要輕易改變現狀的口號時,人民卻用選票說出:「這是改變的時刻!」。
上周六(11月24日),出身自由黨、執政長達11年半的澳洲總理霍華德(John Howard)輸掉了聯邦大選,甚至輸掉了自身選區的國會席次,如今澳洲政治地景重繪,由中間偏左的勞工黨(Labor Party, ALP)黨魁陸克文(Kevin Rudd)當選第26屆新任總理。同時,此次大選也締造了兩項前所未有的紀錄。其一,陸克文的女性副手Julia Gillard,成為澳洲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理;其二,至此,澳洲中央與各洲皆為勞工黨所執政,這是史上第一次中央與地方皆為同一政黨獨攬。
澳洲綠黨成為關鍵第三勢力
澳洲有2100萬人口,住在兩百多倍台灣大的土地上,選舉人則有1350萬人。在這裡,投票是義務,也是世界上少數沒有理由而未盡投票義務將會罰款的國家,因此,選舉人可以在本州的任一票所投票,若是人在其他州則可以到選舉委員會或州際投票所投票,另外在全球大使館都可以投票,甚至在主要機場就可以領取選票,選區中若兩者得票數落差小於通訊投票數,則需要等全數回來,才能計票公布。選舉人在投票所會領取綠色的眾議院選票,以及白色的參議院選票,並且可以選擇要選黨還是選人(不能同時選擇)。澳洲還有在全球中極為特殊的撥票制度,也就是當選舉人投給的第一順位未能進入前兩名競爭,還可以撥票給心中的第二順位,未指定者則可以由第一順位之政黨來決定,這個制度的優點是選舉人可以大膽將票投給小黨,就算小黨未能當選,選舉人的這一票也不會浪費,這可使小黨有生存的空間。
澳洲總理並不是直接投票,而是由眾議院席次多寡而定。此次眾議院150席全部改選,參議院76席中改選40席。在大多數的選區中,基本上其支持立場已定,是基本票倉,真正的決戰之地乃是約20個邊緣選區,在這裡對兩黨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關鍵在於以些微差異領先取得席次。
在選前的四大民調(Morgan Poll, Galaxy, Newspoll, Nielsen)中,多稱勞工黨會取得勝選,亦有呈現不分軒輊的現象,差距甚至只在誤差水準之內,是一場艱苦的選戰。
選舉結果出爐,勞工黨獲43.5%;自由黨國家黨聯盟獲42%選票;綠黨獲7.6% 。因為部分通訊投票尚未寄回,最後可能還會有小幅增減。
在眾議院的預計席次中,勞工黨搶得86席,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則為62席。
在參議院的席次中,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擁有37席,勞工黨則有32席,綠黨5席,其他,家庭第一黨得一席,獨立參選人Nick Xenophon一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傳統上代表第三勢力的民主黨,此次全軍覆沒,取而代之的是綠黨,並且在參議院中扮演關鍵少數的地位,勞工黨若要在任何重大法案中與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對決,都必須與綠黨以及其他小黨合作。
新任總理陸克文與華人社會關係甚深
澳洲新任總理當選人陸克文,1957年出生於昆士蘭州,以現年50歲來說,是相當年輕的總理。去年底才當選勞工黨黨魁的他,外交官出身,曾赴瑞典與北京任外交官,是中國事務專家。陸克文其實是他自己取的中文名字,他從小即深為中國文化所吸引,在澳洲國立大學主修中文與歷史,曾入台灣師大進修中文,能說流利的中文,其女亦嫁給香港移民,長子則正在上海復旦大學就讀,是西方國家中第一個與華人社會關係至深的領袖。
11歲時,其佃農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則因社會救濟制度得以帶著他與其他三名手足度過難關,因此引發他注重社會福利與社會正義的思想,認為政府必須保有適切的社會救助機制,不僅救急,也要一定程度地確保貧苦不會世襲。
在澳洲人眼中,經常以「哈利波特」、「丁丁」暱稱娃娃臉卻也嚴肅而認真工作的他。一次在紐約脫衣酒吧的爛醉,竟然讓他民調不降反昇,因為總是給民眾工作狂形象的他,「原來也跟我們一樣」,獲得注重生活意趣的澳洲民眾迴響。
陸克文此次選舉策略成功關鍵之一,乃是善於透過新媒介,如Myspace、Youtube、Facebook與新生代互動,釋放清新的親民形象。
當選之後,他誓言成為「澳洲原住民的總理、出生在澳洲的澳洲人的總理、來自世界各地的澳洲人的總理。」為國家的團結與富強來努力。
而落選的現任總理霍華德,1974年進入國會,如今已經33年,1996年開始擔任總理。但是今年不僅失去大位,甚至在自己的選區 Bennelong輸給了勞工黨候選人、女性新聞工作者Maxing McKew,成為澳洲第二個輸掉國會議員席次的現任總理。儘管他大聲疾呼經濟正好的澳洲不需要改變,但是人心思變,且其政府已顯疲態,再加上堅持跟隨美國腳步,出兵伊拉克以及拒簽京都議定書,都讓澳洲人大搖其頭。三年前當選時,曾保證不會調高銀行利率,之後卻調高六次,失信於民,於是將近一成的關鍵選民轉為支持勞工黨。
另外一位值得關注的人物是澳洲第一位女性備位總理Julia Gillard。她來自維多利亞州,律師出身,是工會理論派的健將,未來也會主導工業關係法的修訂。對於成為澳洲歷史上最有政治權力的女人,她幽默地說:「我得睡一覺來感覺這一切是真的!」但是她又立刻板回面孔強調,「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時刻,霍華德執政多年,人民會期待這一切的改變必須值得。我加入工黨並不是為了成為歷史上的一部分,而是為了讓國家呈現更好的視野。但是我知道這件事會讓整個澳洲的女性都感到振奮!」
環保與反戰成為選戰關鍵
在這次的大選中,霍華德強調在位其間,澳洲是歷史上經濟最繁榮、失業率最低的時刻,若要繼續享有這樣的成果,就要支持原來的政府。然而,有部分政治觀察家認為,澳洲的經濟大好,其主要成因乃是向世界工廠 - 中國,提供原物料,受到中國經濟起飛的帶動。霍華德政府剛好處於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陸克文不談虛幻的經濟發展,他著眼於澳洲人堅持的基本價值與社會裡實際在發生的問題。
澳洲過去七年來乾旱成災,農業灌溉與民生用水大受影響,許多澳洲人相信天候異常與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暖化密切相關。但霍華德政府至今仍不肯簽署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使得澳洲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為世界第一。選前的民調顯示,73%的澳洲選民非常關切氣候議題,但霍華德始終跟在美國屁股後面不肯簽署京都議定書,澳洲選民對執政者的厭惡,不難想像。
此外,從1996年施行,2005年霍華德政府大幅翻修的《工作選擇法》(WorkChoices),也成為霍華德的罩門。由於《工作選擇法》不僅大開企業裁員之門,更讓澳洲超過100萬的弱勢勞工薪水大減,引發工會強烈反彈。
所以陸文克的五大政策方針是:簽定京都議定書、從伊拉克撤軍、增加教育投資、重建國家醫療體系、建設更好的光纖寬頻網路。另外,他將會推動廢除僅僅有利資方的《工作選擇法》,並且在經濟上力求控制通貨膨脹。他的政策跟所有人都息息相關,特別是廣大的受薪階級家庭。在外交方面,他還是會維持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最堅定的盟友,但也會試圖走出獨立自主的路線,並且加強與中國和印度的關係、積極參與亞洲社群。
陸克文當選後,立即對自己的承諾作出回應。他手邊馬上要開始的工作就有:
- 組閣;
- 面對氣候變遷的因應之道,包括簽訂京都議定書、加入排放溫室氣體交易計畫,與新能源的開發;
- 教育改革,包括建立更好的寬頻網路、讓每個中學生都有電腦,以及重建健全的職業訓練系統;
- 建立國家健康與醫療重建委員會,以運作長期重建計畫;
- 與美國商議明年中自伊拉克撤軍;
- 針對廢除《工作選擇法》起草過渡法案,先訂定一個暫時的法定契約。
劍及履及的他,已答應出席下個月在峇里島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並和英國首相(Gordon Brown)談及一同面對暖化的危機;另外,也和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Bush)約定明年的拜訪行程。
左翼在大選中的影響力
與勞工黨同為左翼盟友的綠黨與工會組織,一開始並沒有給陸克文好臉色,而是嚴厲地向其喊話。綠黨批評陸克文沒有強調綠黨在大選中的位置,同時兩者也在原住民與非法移民議題上有不同的意見,綠黨更希望陸克文能夠立即在日本於南極洲捕鯨一事上,表達反對。對於工會組織,陸在競選期間,與其保持巧妙的距離,在政策上選擇與每個人都相關的,諸如:環保、教育、醫療等溫和議題,儘管會廢除《工作選擇法》,但是在首要五大工作中迴避。
但當我們回頭看陸克文當選的關鍵:氣候變遷、反戰與工作權問題,這些都是綠黨與工會組織,紮紮實實透過長期的社會教育與街頭動員,讓其成為整體社會的關注焦點。比如說,澳洲總工會(ACTU)以「Your Rights at Work」成功打動受薪家庭,讓拒絕《工作選擇法》成為社會共識,突顯澳洲人希望在工作上獲得公正的待遇,執政者不要再輕易嘗試傾向資方的極端法律。因此,儘管綠黨或是其他社會主義團體未能真的在政治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卻也實際扭轉了政治氛圍。
至於商界的反應則是保守但樂觀的,因為陸克文要增加國家的基礎建設,基本上是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另外,全國上下一致的執政,也可以減少進行協商帶來的磨合成本。
原住民及國家認同問題將在選後昇溫
不過,值得勞工黨擔心的是,新的參議院明年七月才會開會,這意味這段時間內都不可以立法簽訂京都議定書和廢除工作選擇法。看來要完成競選承諾,還需要一段時間。
此外,有兩項爭議立刻在選後昇溫。
其一,澳洲政府是否要正式向原住民道歉?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移民到澳洲的白人以不正當的手段,或硬或軟地將原住民部落中的小孩帶走,然後訓練成白人家庭的幫傭,甚至強迫與白人婚配,使其逐漸失去原住民血統,這樣類似種族洗淨的行為,是一段澳洲的黑暗歷史,並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倖存的孩子最後也與部落文化疏離,成為失根的社會最弱勢階級。儘管澳洲社會在文化活動中(如:博物館展示、電影或電視節目)深切反省此項錯誤,但是政府從未正式向原住民道歉。
就在選舉前幾天,陸克文說與原住民簽訂和解協定的全民公投,不會在第一優先中,但是會從實際上改善原住民生活水準與延長壽命著手。這使得原住民領袖 Neol Pearson氣憤地說出陸是「徹底的叛徒」這樣的重話。但是,選舉後的最新發展是,勞工黨執政之後,「We will say sorry.」以符合社會普遍期待,只是目前還不知道將以何種形式來進行。
其二,澳洲要不要脫離大英國協,變成獨立的共和國?目前澳洲的國家元首仍然是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在1999年,澳洲曾以全民公投方式,表決是否改為共和制,但是結果卻是否定的。最近,重新啟動轉為共和制的公投又再度被提起。
曾有人說,「澳洲政府若是沒有向原住民道歉,就沒有資格建立自己的國家。」以上兩個爭議,象徵了陸克文不僅僅應該要務實地面對、呼應澳洲社會價值與現存社會問題,也要就國家認同問題進一步去尋求普遍的共識。
用台灣的選舉語言來說,澳洲是一夕變天了,然而只見全國上下心情輕鬆、但態度嚴肅地面對這樣的結果,接下來,成為執政黨的,就要信守承諾、認真完成選民所託;成為在野黨的,也要努力扮演好影子內閣的諍友角色,共同為這個充滿多元文化且欣欣向榮的年輕國家繼續努力。
※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