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壩落差 櫻花鉤吻鮭致命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破壩落差 櫻花鉤吻鮭致命傷

2007年12月13日
摘錄自2007年12月12日聯合報苗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興大學研究發現,今年強颱接連來襲,造成櫻花鉤吻鮭幼魚四成死亡,但更令研究單位憂心的是,攔砂壩破壩的壩基高差形成阻礙,不利櫻花鉤吻鮭生長。

櫻花鉤吻鮭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也是台灣特有的冰河孑遺生物,只生長在大甲溪上游的台中縣武陵地區流域,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研究,希望建立武陵地區生態監測模式,做為保育櫻花鉤吻鮭管理策略參考。

研究團隊調查櫻花鉤吻鮭族群數量,從最下游七家灣溪到有勝溪匯流點的迎賓橋,夏季記錄到2624尾、秋季2009尾,因秋季時碰到柯羅莎颱風,沒有計算高山溪流域數量。研究報告指出,高山溪在已拆除的四號壩破壩壩基,形成約2公尺高差阻礙,四號壩以上流域在民國93年以後,記錄不到任何櫻花鉤吻鮭;一號、二 號、三號壩的壩基,有1、2公尺落差,也形成隔閡。

七家灣溪部分,二號壩副壩於九十四年崩毀,壩基形成一公尺落差,去年調查時發現,部分游泳能力較強的櫻花鉤吻鮭可以越過;今年落差降低,二號壩以上河段的櫻花鉤吻鮭比去年增加許多,二號壩副壩壩基已不是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