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十大環境議題前瞻(三):從個人與社區出發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8十大環境議題前瞻(三):從個人與社區出發

2008年01月04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文字整理:李育琴、林琬瑜

時間:2007年12月26日下午2:00
地點:非政府組織(NGO)會館

國際上下水道建設採BOT的成功經驗,使得政府在污水處理政策上,積極效法國際。不過台灣的BOT政策一度因弊案頻傳,受到立院的預算凍結。營建署下水道工程處處長李建賢表示,在各界對下水道BOT政策冷靜思考評估過後,2007年6月15日立法院再次審議通過,並同意採自辦及促參雙軌推動、加速辦理下水道BOT。除了興建下水道、提升接管率,污水處理仍應與河川污染防制結合,此外,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也是未來的政策方向。

政府朝向永續發展推動政策,在民間,在社區中推動再生能源的運用,亦有積極作為。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江慧儀提到國際上,由社區發展出的永續作法,包括訂定再生能源使用率的政策,和建構空間讓民眾發揮創意的再生能源利用。她更提到改善生活價值,以在未來都市人口高於鄉村人口時,在都市發展永續社區的前景。

有機農業的發展在國人重視飲食安全的趨勢下,引起企業重視其商機。相對而言,有機小農的發展空間,在政府政策過於嚴謹、企業競爭中,受到壓縮和阻礙。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提出重視家庭農場的文化與價值,不只把有機農產品視為「生機飲食產品」,更包含對環境、土地友善的一種生活方式。他指出,城市原本就是鄉村的延伸,甚至是生產與消費的結合;如何透過城市帶動鄉村的發展,也就是消費如何回饋生產,將是都市社會的新課題,也是消費者的社會責任。

2008前瞻:永續社區的前景 建構新的都市生活價值

2008前瞻:污水下水道BOT 為國家建設及環境永續而努力

2008前瞻:都市社會新課題 有機小農進行曲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