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態省面臨生態脅迫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海南-生態省面臨生態脅迫

2008年01月07日
作者:馮永鋒(中外對話駐北京特約記者)

海南作為中國最南端的省份約10年前就表示希望建成一個生態省。但馮永鋒指出,到現在,該熱帶島嶼上的生物多樣性仍受到威脅。

「一方面砍伐天然林以種植橡膠、桉樹等工業經濟林的積極性尚未消褪,砍伐更多的天然林以種植農業經濟林的熱情又在高漲。」

地處亞熱帶,生物資源豐富的海南省從1999年開始在中國第一個試水生態省建設。為了調研其建設成果,記者日前專程探訪了海南,卻發現雖然已經快十年過去了,生態省的建設似乎並沒有完全消除海南面臨的生態威脅。作為衡量一個地方生態建設成就的最重要指標,海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仍舊困難重重。

海南長臂猿:生存還是滅絕 海南長臂猿;圖片來源:肖詩白

2007年10月25日,國際靈長類大會在海南南灣猴島舉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靈長類專家組、國際靈長類學會與保護國際在會上共同發佈了一份由21個國家的60位專家合力編寫的新報告——《2006-2008年瀕危靈長類物種報告:世界上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物種》。報告指出,由於熱帶雨林毀壞、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商業狩獵等原因帶來的巨大威脅,29%的猿、猴子、狐猴以及其他靈長類動物正瀕臨滅絕。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緩解日益惡化的氣候變化趨勢,靈長類滅絕的時日將近。  

這其中有一個是中國的物種——海南長臂猿。顧名思義,中國的海南島是他們唯一的生存場所。上個世紀50年代,海南島上分屬12個縣的總面積為866,000公頃的森林中估計有2000只左右海南長臂猿。1989年的時候數量減少到21只,生存範圍僅限於霸王嶺自然保護區內。1998年的報告數字為17只。2003年推行「長臂猿保護計畫」之後,當年10月的調查顯示有2個種群以及兩隻獨立的雄性長臂猿,共13只。另外一個於2001-2002年進行的調查估計數量為4個種群約12-19只。近幾個月又發現了3只新生兒和1只獨立的雌性,因此最新資料是尚存17只。

過去海南長臂猿曾被大量獵殺,因為有人相信吃猿肉能夠治療某種疾病及強身健體。而現在,「工業經濟林」導致其棲息地被破壞則成了長臂猿種群衰落的主要原因。上世紀50年代以來,農墾局進駐海南,大量砍伐天然林以種植橡膠樹,目前整個海南島估計有600萬畝橡膠園。1994年,海南又與印尼造紙企業金光集團(APP)達成合作協議,準備在全省種植350萬畝桉樹以滿足其紙漿廠的用料需求,目前,由於採用極端的行政命令來強迫種植,已經成功種植超過260萬畝。這些人工純林的種植絕大部分都是在替換天然林的基礎上完成的,單一的樹種成為了原來在天然林中生存的各類物種最直接的威脅。

「生態示範區」:鳥類的天堂還是墳墓

位於海南東南角三亞市的 某個區過去曾經是國家環保總局評定的「生態示範區」,現在三亞也正在努力建設成「生態示範市」。然而,從著名的「生態旅遊區」南山通向三亞市區的高速公路上,一直能看到一種獨特的產業——鳥類販賣。路邊不斷有人在向過路的遊客兜售捕捉到的鳥類,他們每人手中緊捏、揮舞著好幾隻鳥向遊客喊價,其嫺熟程度足以證明他們已經從事這份工作不短的時間了。

村民抓捕鳥類賣給遊客的現象一直讓三亞市頭痛。在三亞市,有一些飯店銷售一種「鳥堡」,就是用各種鳥的肉做成。海南省林業局動植物保護中心主任王春 東說:「出來賣鳥的村民多半是當地的小孩和婦女,他們的村子就在旁邊,一看情況不妙,就溜回家中。十幾年來,我們想出了許多辦法來打擊,但都無法根除。也 許下一步得與當地的村委會聯手來做工作。三亞市的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也比較艱難,他們人手不夠,經費不足。」

海南過去抓捕野生動物的風氣頗盛,目前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但是形勢依然嚴峻。除了用作工業原料、供給遊客之外,更有大量的野生動物被運到中國以食用野生動物著稱的省份——廣東省。在筆者採訪的那一段時間,就有一批運往廣東的蛇類在港口被有關部門查獲。

經濟林:天然林的頭號殺手

海南省天然林破壞問題更是令人揪心。短期的整頓過後,目前海南天然林的破壞又有抬頭的趨勢。2007年5月,海南省政協做了一次全島的海防林航空拍片,發現只有40%左右的海防林存續,其他的都已經破碎、斷裂,甚至全面被毀。

海南的土地面積不大,而且正處在經濟建設的高潮時期,無論是工業用地、農業用地、城市建設用地還是道路建設用地,所有的「土地利用者」都把目光盯向了林地,甚至出現了「多家爭林」這樣殘酷的局面。最有意思的一個衝突是:省扶貧辦把幾百棵橡膠苗發放給需要救助的某戶貧困居民,以幫助其脫貧,然而,這些橡膠苗卻無處可種,於是拿到橡膠苗的農戶就將其種到天然林的範圍內,把林下的其他灌木和雜草全都清除乾淨,待其長上幾年後,需要更多的陽光和養分了,再把附近的天然喬木砍除。這種秘密的替換,是海南天然林被破壞的重要方式之一。

更劇烈的衝擊來自於農業經濟林。在當前的中國,農業草本糧食作物的種植已經無法給農民帶來現金收入,而農業經濟林,尤其是果樹林,則是中國農民最可靠的現金來源。海南目前正在大力發展熱帶水果產業,生產的檳榔、芒果、荔枝、龍眼、香蕉、鳳梨、柳丁等大量銷售到全國各地。結果,一方面砍伐天然林以種植 橡膠、桉樹等工業經濟林的積極性尚未消褪,砍伐更多的天然林以種植農業經濟林的熱情又在高漲。海南的一位生態專家說:「他們的替換方式表面上看似乎很零 星,並不引人注目,但是如果你放眼全島,發現所有的農民都這樣做的時候,其生態破壞力甚至會超過工業經濟林的那種大規模毀林方式。」

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的今天,海南省註定不能獨善其身,過去十年所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然而,建設「生態省」不能僅僅只是一句口號。如何協調區域 經濟發展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擺在海南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也是中國每一個省份都必須思考,面對並妥善地加以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7年11月20日。
◎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