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2月13日
摘錄自2008年2月13日中央社美國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環境保護署指出,美國符合「能源之星」標準的建築物,2007年減少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兩百五十億磅,達到減量的最高紀錄。從1992年起便大力推動「能源之星」計劃的美國環保署指出,全美2007年一整年獲得「能源之星」標幟的商業用途建築物以及工廠,增加了25%以上,達到1400家,進而使得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大為減少。
統計指出,截至2007年為止,全美將近有4100幢建築物和工廠獲得「能源之星」的認證。據指出,美國獲得「能源之星」鑒定的商用建物,平均可以減少能源費用的40%,因此所有這些商用建物與工廠,一年將可省下15億美元的能源費用。而在二氧化碳的減量排放方面,平均可減少35%,全部的量則相當於150萬戶美國家庭一年的排放量。
美國環保署啟動「能源之星」計劃,目的是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排放溫室效應氣體,目前有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個國家跟進實施。這項不具強迫性、自願配合的計劃,可以讓廠商在其合格產品貼上「能源之星」的標籤。最早配合此計劃的產品主要是電腦等資訊電器,之後逐漸延伸到電機、辦公室設備、照明、家電等等,自1996年起擴展到建築上。據指出,在2006年時,美國因「能源之星」計劃的推動,節省了大約140億美元的能源費用,以及減少相當於2500萬輛汽車排放的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