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態的危機與轉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文化,生態的危機與轉機

─記台灣永續自然與文化生態研討會

2008年03月10日
本報2008年3月10日,陳品潔報導

長久以來的台灣環境的問題,從漠不關心到成為生態教材,歷經許多困難與各界的努力。然而幾十年來,生活中落實環境教育的效果不彰,問題癥結為何?面對種種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台灣人如何在紛亂的文化,共同度過難關?3月7日「台灣永續自然與文化生態研討會」,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從文化與生態的角度切入,共商台灣環境問題的難題與契機。

台灣許多文化現象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環境。清華大學社會學所教授王俊秀認為台灣的文化是高科技,低教養。以日本新幹線為例,台灣的車廂和日本相同,但因為乘客組成不同,文化就不一樣。台灣的車廂內,手機鈴聲此起彼落、也不會讓座給老弱婦孺。他說:「人要改變,要有好的生態素養和教養,使用高科技時才能相符相成。」

羅素曾說:「所有原理、制度、規章到來華人社會一切變成例外。」思想決定行為,台灣長久以來的的環境問題,其實是文化問題。因此,王俊秀説:「我們的文化需要好的典範轉移。」不過在轉移前,台灣的政策必須解構惡質的文化行李,有結構性的改變才有可能推行好的觀念。

解構惡質文化,須從教育紮根。對於當前的環境與生態破壞的問題,許多公部門、學術機關與民間團體也正在致力於生態教育的深化。生態學(Ecology)源自希臘文Oikos是「可居之處」之意,類似台語「所在」的精神,是一門探討人與地方環境關係的學問。

雖然是西方的觀念,但因為強調人與地互動關係,生態學非常具有本土性。但在台灣人的印象裡,生態學較偏向自然科學的領域。然而,生態學並非只有單純的生態科學知識,現在只要上網搜尋「深層生態學」、「文化生態學」、「政治生態學」、「女性主義生態學」等等,不難發現生態學自然與人文的精神並存的事實。

以台灣多元的原住民文化語言為例,背後蘊含許多珍貴的傳統與生態知識,然而隨著原住民文化的沒落、語言消逝,這些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世界觀也隨之消失。靜宜大學生態所老師林益仁補充道:「當泰雅語消失了,一種他們的命名系統就會消失,等於是一個層次生物多樣性的消失。」

文化需要好的典範轉移,而典範轉移的主要手段是「教育」,但東華大學環境政策所梁明煌引述一篇文章說:「學校不是一個好的環境教育的地方,因為學校不可能教我們批判自己的學校、老師與自己。」台大地理系環境資源所王鑫則補充道,「當前的環境問題是社會性結構的問題,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是非判斷與選擇的能力,但我們的教育多是根據教科書的學科內容教學。」

王俊秀也說:「華人社會教育當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或許是教改失敗的原因。」主婦聯盟也建議,學校教育應該因地制宜,而非由上而下地單一化。林益仁說,「生態學蘊涵相當的通識性,且具有自然與文化對話的特質,因此我們不應該只是教授,或翻譯這些知識而已,而是將生態學的精神落實與運用在台灣這片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