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地上種什麼?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休耕地上種什麼?

2008年03月17日
文字:李慧宜(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添寶(公共電視記者)

高雄美濃的波斯菊花海2005年春,第一次看到高雄美濃的波斯菊花海,大為驚艷,原來沒有綠油油的稻田,農村也可以這麼美麗;可是問了幾個農民,他們的回答卻更讓人嚇一跳:「不種花種什麼?種米又吃不飽!」「鎮公所說種花有補助,人老了,身體不好,灑一灑種子就有錢領了!」「孩子們都出外工作了,沒人要種田,種花總比荒廢好。」經過更多詢問,才發現,花海只是休耕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像種綠肥、能源作物,都是政府鼓勵農民休耕的方式。政府推動休耕政策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加入WTO之後,發生「穀賤傷農」的情況。到目前為止,休耕政策成功縮減國產稻米產量,但這會不會讓農民無立足之地,喪失務農的信心,加速台灣農村文化的流失?

跟一般肥沃的深色土壤不同,台南縣鹽水鎮的農田,是一片黃色大地。這裡的土壤,蘊含著豐富的鹽分,雖然不適合種稻,但卻種出了一顆顆又紅又亮的小番茄。農民李永祥說,台南鹽水比較靠海,屬於非灌溉區的旱地,種出的小番茄,既結實又多汁,吃起來非常有口感。

1960年次的李永祥,在人生剛步入中年的時候回到家鄉,當時他從建築工人搖身一變,成為田裡的農夫。可是最近幾年,李永祥意氣風發的神情越來越少,皺眉抿嘴的機會越來越多,他指著眼前的農地說,「我們這裡的休耕地,面積增加得真快!」

台南縣鹽水鎮的小番茄          農民李永祥          李永祥的小番茄園

1997年,政府實施休耕政策。當時台灣兩期作的休耕面積,加起來不過6萬3千公頃。當休耕政策經過5年推廣,在台灣加入WTO的2002年,全台休耕面積已經攀升到16萬7千公頃。農委會強調,為了因應加入WTO,兼顧開放市場對國內農產品的衝擊,唯有透過休耕政策,讓水稻生產力弱的區域轉作或休耕,才能降低台灣稻米生產量,讓進口米、國產品同時在國內,達到供需平衡的狀態。但是,農地休耕與否,卻不全然如農委會所想,是以土地使用效率來決定,實際的狀況是,農地經營者越老,土地休耕的機率也越高。到了2004年,全台大缺水,休耕農地大增,第一次超過20萬公頃,也首度超越稻作面積,從此之後,休耕政策全面達陣。

政府鼓勵休耕,條件是必須種植綠肥作物,成活率在50%以上,且至少進行一次蟲害防治。只要通過審核,1公頃的休耕地,可以申請到4萬5千元的獎勵金。這跟生產1公頃稻榖平均獲利5萬來比較,差了5千元。但是,休耕反而促使農民放棄耕種,因為對大部份老農來說,與其冒著風險栽種,倒不如休耕領補助,在無形之中,改變了農民的勞動習慣。

鹽水鎮農會的農事指導員方定輝表示,農村裡願意工作的人老了,年輕一輩有的外出謀生,有的留在鄉下卻也不願勞動,沒有人要務農了!要是休耕政策繼續下去,「農地乾脆放在那邊廢耕就好了,有錢好領就好啦!」

為了國際外交,台灣不得不加入WTO,搭上全球化列車,可是首當其衝的,是台灣的農地健康。農民李永祥說,每年8、9月,雨水多的季節或是颱風過後,外號行軍蟲的斜紋夜盜蟲就會大量出現,啃食休耕地上的田菁綠肥,吃光了一片田,就爬到隔壁田去,吃光了休耕田,就爬到經濟作物的田裡。2006年,雲嘉南地區發生歷年最嚴重的蟲害,當時李永祥2甲多的蕃茄園,幾乎無一倖免。

休耕的農田          政府鼓勵休耕,條件是必須種植綠肥小          斜紋夜盜蟲

農委會農試所應用動物組研究員鄭允解釋,台灣農民很勤勞,只要看到蟲就會噴農藥,平常要積極推動的應該是安全用藥,可是近年為什麼斜紋夜盜蟲會突然大發生,而且沒有人管,後來發現,休耕是重要的原因。因為沒有人願意花成本維護農地、計算收成,反正到最後綠肥都會犁到土裡去,種植綠肥的休耕地,最後變成養蟲的大本營。

李永祥說,休耕地上的斜紋夜盜蟲把綠肥吃光後,就會開始往外擴散,如果休耕地隔壁的鄰田種植經濟作物,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像他的番茄園,以前2星期灑一次農藥,防治效果就很不錯;但每到夏天,3、4天就要灑一次藥,而且害蟲還是四處爬行。施用農藥越多越頻繁,作物的種植成本升高,對土地健康更是長久的傷害,對消費者而言,又是另一個安全衛生的威脅。

休耕,不代表不耕作,而是讓土地有補充地力、休養生息的機會;可是在台灣,休耕政策卻變成把田地放著不管。

鏡頭從台南縣的農地,慢慢地攀到高雄市熙攘的街道上。一位滿頭白髮、笑容可掬的公車司機蔡清林,緩緩移動腳步走上公車,然後開著沒有載客的公車,要去加油。

先在加油站加柴油,再回到公車調度站把生質柴油加入油箱,蔡清林已經完全習慣新的加油方式。從2007年7月起,高雄市的所有公車,一律使用部分生質柴油。每一部公車,都貼上「能源作物綠色公車」的標識。公車使用的生質柴油,是由回收的廢食用油,和能源作物提煉出來的植物油,共同製造出來的,可是很少人知道,所謂的能源作物,是在休耕地上種出來的。

農委會表示,為了推動休耕地多元化利用,尋找能源危機的應變之道,從2006年起,開始實施「推動能源作物產銷體系計畫」。台南縣學甲鎮農會推廣股長李明席說,鄉下的休耕地長期沒有好好管理,也沒有定期維護,不是雜草叢生就是發生「蟲蟲危機」,以地方農政單位的角度來看,當然會鼓勵農民參與種植能源作物。

最後綠肥都會犁到土裡去           能源作物綠色公車          能源作物

2006年,雲嘉南地區有1,506公頃休耕地投入能源作物計畫;2007年,台北、桃園兩縣加入,能源作物的種植面積提高到2,343公頃,這對政府推動減碳工作,具有一定宣示作用,然而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廠商願意與政府、農民一起合作。製造生質柴油的廠商總經理張志毓說,全台灣有20多萬公頃休耕地,政府補助農民1公頃4萬5千元,不能種食用的作物,依照WTO綠色補貼的規範,種植能源作物是最好的選擇。

農民種植的能源作物經過榨油後,會送到大工廠轉酯、脫水,再經過蒸發,就會變成能啟動機具的能源。在廠區內負責搬運的堆高機,就都有添加20%的生質柴油。

過去,種能源作物與種綠肥一樣,可以領休耕獎勵金,每公頃也都可以申請1萬5千元的管理補貼費,但是今(2008)年開始,政府取消管理補貼,大大降低農民種植能源作物的意願,台南縣學甲鎮的例子,就非常明顯,因為勞動多、收益少,梅雨季節即將來到,連年栽種不利收成,讓農民又回頭選擇種綠肥領獎勵的休耕模式。李明席說,2006年有400多公頃農地參與能源作物計畫,可是到了今年,只剩30公頃。

去年的柯羅莎颱風,把雲嘉南地區的大豆田吹得滿目瘡痍,收成比廠商預估少了70%,再加上農民以休耕心態種植能源作物,收成當然遠遠不如計畫性種植的產量,因此最後結果就是,政府白花錢、農民買氣受,廠商空有資金、技術和設備,卻無法製油。

市場需求還沒有成形,農民種植誘因過低,目前休耕地上的能源作物,還創造不出真正的「能源」。

高雄縣美濃鎮,向來被稱為南台灣的穀倉。如今,在春耕時期走進美濃,已經不容易看到綠油油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濃烈搶眼的橙黃,是豐富繽紛的粉紅、粉紫,滿園亮麗的波斯菊花海,有蜜蜂相伴,也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

不種可以填飽肚子的稻米,反而改種僅供欣賞的花海,這片美麗的景色,其實也是休耕農地上的意外收穫。2004年起,休耕地種植景觀作物計畫開始推行,到了2007年,景觀作物面積從423公頃增加到4,271公頃,足足成長了10倍。

滿園亮麗的波斯菊花海          飼料玉米作物          要恢復農地正常運作、幫助農人回到田裡種出自尊,休耕政策一定要調整

不過,種花不是重點,透過美景吸引遊客,建立農村文化的價值與自信,才是真正的目的。美濃鎮公所農業課長楊孝治表示,農村不是老房子和土地、作物而已,重要的是,外地的遊客、城市的人們,更了解農業、關心農村,也才能夠知道,自己吃的糧食,其實就是溝通農村與城市的橋樑,有了這樣的認同,農村的轉型就有更多同志相伴,而非只有老農孤獨前行。

雖然景觀作物可以提供機會,讓非農業人口更靠近農業,可是,休耕地上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現在,休耕政策已經走進第12年,作物種類也越來越多元化,從綠肥、景觀作物、能源作物,增加到今年首度開放的飼料玉米作物。不過,市場需求度不高,收成質量無關緊要,農民不再勤奮、田地荒蕪一片,休耕政策雖然降低進口米對國產米的衝擊,但到頭來也讓農民,越來越不知道為何而戰!

保護土地、生產食糧,是農民的天職,可是在休耕政策之下,農民漸漸忘記流汗的滋味和耕種的驕傲。農民的勞動態度,是農村文化的精神,農地的健康管理與生產價值,是農業發展的基石,在WTO大開國家門戶的強勢壓力下,如何調整消極的休耕政策,加強積極的產銷策略,才是台灣農業面對全球經濟的正確態度。

採訪側記

採訪過程中,找了一些數據資料,再對照實際農業現象,我們終於慢慢了解,為什麼農村裡人人都高喊沒錢、沒希望。去年,農委會的單位預算,共有647.9億,其中420億是老農津貼,10億左右是行政支出。400億特種基金裡面,休耕補助佔117億、稻穀保價收購約80億,天然災害各種救濟55億,其餘的全用在漁業用油補貼、補助農民繳交水利會費、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金、鼓勵造林等項目上。

單位預算加上特種基金,台灣一年1千多億的農政預算中,只有1/5真正用在「農業發展」。這種只顧農民,忽略農業與農村的資源分配作法,只能讓每個農民分一小杯羹,無法安心吃飽,難怪年輕人不願務農,農地一再發生盜採砂石或回填垃圾的事件。要恢復農地正常運作、幫助農人回到田裡種出自尊,休耕政策一定要調整,否則在WTO的大旗下、面對外國農產品的競爭,台灣的農業永遠找不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