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復育 為了永續的未來 | 環境資訊中心
國土復育

國土復育 為了永續的未來

2006年02月27日
作者:洪念民

地球的環境與生態一直在改變,你感覺到了嗎?

是越來越差了?為何故鄉的潮間帶已撿不到大蛤了?為何爸爸口中的灌蟋蟀只出現在書本中?

還是變好了嗎?過去阿公阿媽時代從高雄坐平快火車搖到台北,得從日出坐到日落,現在噴射客機只要40分鐘。

麥克尼爾(John R. McNeill)在2000年發表的書《太陽之下有新鮮事:20世紀環境史》中,已告訴我們一些端倪。自1890年代至1990年代,這100年內,世界總人口增加4倍,能源使用量卻增加了16倍,工業生產量更增加40倍。

可見在20世紀中,人類高度工業化的結果,比上一世紀多消耗的能源是以幾何倍數來成長。在講求大量生產的時代,所相對的就是大量消費與大量廢棄的結果,污染指標告訴我們,空氣污染大約是增加5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增加17倍。另外,環境資源方面,水使用量增加9倍,海洋漁獲量增加35倍,好驚人!!表示現今的人比上一世紀的人多吃了將近9倍量的漁獲量。灌溉面積與耕地面積各增加五倍與兩倍,但森林面積卻減少了20%。從生物指標變化中可看出,人類畜養的牛、豬數量增加4倍與9倍,但同一個時間,地球上的物種數量卻在消失,20世紀哺乳類滅絕率是過去地球漫長時期滅絕參考比率(extinction background rates)的40倍,鳥類滅絕率則是1000倍,而且大部分是在熱帶雨林。

所有數值都警告我們,這一世代人類所消耗的資源可能是上幾個世代的總和,換另一種說法是我們已經在消耗下一代子孫所該擁有的資源。

 國土復育小辭典

◎ 國土復育條例適用範圍為何?

根據國土復育條例的草案第一章第二條規定本條例實施範圍,包括山坡地、河川區域、海岸地區、離島及嚴重地層下陷地區,共五大區域。

其實,地球生態的持續惡化與環境資源的過度消耗,已是各個國際論壇的重要話題。1987年聯合國第42屆大會中,「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表《布倫德蘭報告 (The Brundtland Report)》,或稱「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首次將人類「永續發展」的概念介紹給世人,並將「永續發展」一詞定義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犧牲未來世代滿足其自我需要的發展過程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1992年6月,各國國家元首出席於巴西里約召開的「地球高峰會」,一致支持永續發展的理念,其間通過「21世紀議程」,做為推動世界各國永續發展的藍本。永續發展範圍廣泛,舉凡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農業、海洋資源、環境保護、健康風險、教育、社會福祉、城鄉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研發及國際合作等,均為其工作範疇。

實際上,歷史學家從環境中觀察到的經常是不永續發展(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研究中國環境史的馬克‧伊茂(Mark Elvin) 在1993年發表一篇有關中國3000年的環境史報告,論文指出,在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後1000年之間,對中國大環境的影響來自追求國家的政治穩定與軍事力量。到了西元後1000年至1949年,人口的壓力與越來越不受國家控制的市場制度,都對環境造成更大的衝擊。因為人口的壓力,造成大量開墾可耕地,砍伐森林、土壤流失、種植高地植物,漸漸將土地帶向可耕化的極限,這樣的敘述似乎就已看到了臺灣的縮影。如此思維隨著渡過黑水溝的先民們,也來到了臺灣。臺灣早期的開發,仍以平地為主;可是當臺灣邁入工業化社會、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高、年年高喊經濟成長率時,國人對臺灣土地與資源也就極盡破壞與掠奪,魔手伸向高山、河川、海洋等等。而當大地開始反撲時,就是國人災難的開始了。

近年來各種的天災不斷,包括水災、旱災、土石災害與溫室效應等等,這些的災害都顯示大自然強大的力量與人類力量的薄弱。在這些災害之後,再加上永續發展的概念導入國內後,政府1999年8月設置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內各單位也提出了山林復育、國土修養等相關政策,配合著國際間高唱永續發展的論調。其實台灣地狹人稠,天然災害頻繁,比其他國家更需要追求永續發展。

以現今國內山坡地開發為例,因為道路開發、砍伐森林轉換為農地大量種植果樹,使得山區的水土保持條件變得更為脆弱,每逢豪雨往往造成道路坍方、土石崩落,造成人民財產的損失;再者,道路、住宅面積的大量開發,土壤失去水分停留的功能,則造成在豪雨後造成河川流量增加,洪水災害的機會增大;另一方面,因為土壤失去涵養水分的功能,久不降雨之後,河川流量大幅降低,河川的乾枯情況更為嚴重。在過去,政府與人民都還認為人定勝天,以各種工程去彌補先天不良或者後天的破壞,但工程的效果是短暫的,七二水災就證明傳統土木工程難與大自然的力量抗衡。為了開發某些邊陲土地的經濟利益,而付出的社會成本,實在得不償失;甚至犧牲邊陲土地的自然資源,包括水、土、生物資源。這些災害來自於我們這一代的需求,卻也危害到下一代的發展,不合理的開發都成了永續發展的最佳反例。

在人類文明的過程發展中,會希望有更好的資源應用,包括更便捷的交通、更舒適的生活方式、更多的觀光及遊憩景點。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看看,以濕地取代綿延不絕的堤防、以自然步道取代水泥公路、以生態旅遊取代遊覽車直奔觀光景點的方式,建立新的思維與生活方式。

台灣雖是一個蕞爾海島,但橫跨熱帶、亞熱帶,物種豐富,地貌多變,但因地形坡度陡峭、地質年輕亦破碎、夏季多颱風等等天然因素,加上本身長期依賴經濟成長,對資源利用超出極限,因此更須要有建構永續海島台灣的全面認知,充分瞭解到臺灣區域的獨特性,以作為未來國土規劃的基礎。

「國土監測通報系統」測試版起跑,歡迎各位守護這片土地的讀者們,一起來Watch our land!進入通報系統:http://land.e-info.org.tw/t1/issue?@template=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