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里約到台灣 福爾摩莎的永續發展怎麼了? | 環境資訊中心

從里約到台灣 福爾摩莎的永續發展怎麼了?

2005年06月03日
作者:黃鳳娟

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集合工業化與開發中國家,在「只有一個地球」的理念下,思索人與自然環境的權利,並在會後提出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這是有史以來國際社會首次企圖就環境問題給予國際性的規範。

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對永續發展做出定義,認為「這一代人類在追求經濟發展與生活品質的同時,不得損及未來世代發展的可能性。」

1992年6月,地球高峰會於巴西的里約召開,會後除了發表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外,並簽署氣候變化綱要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與生物多樣化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並提出森林原則(Forest Principles)及21世紀議程(Agenda 21),合稱里約五大公約。

其中《21世紀議程》備載2,500餘項行動建議,包括與地球永續發展有關的所有領域。旨在闡明人類在環境保護與永續間應做出的選擇和方案,可以說是永續發展全球行動的總體計畫。

從此永續發展蔚為風潮,成為國際間相關研究與行動方案的重要課題。問題是,永續發展的意義雖然很容易被了解,但如何去衡量一個活動或一項政策,就個人、城市、國家或全球來講,是邁向永續或背離永續呢?因而有永續指標的產生。簡而言之,永續發展指標就是在衡量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是邁向永續或背離永續的工具。

為評估及檢核國家永續發展的進程,行政院於2002年12月核定「國家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建置國家永續發展指標系統,積極推動永續發展。

原來台灣的國家永續發展指標,最主要的面向分成生態、生活、生產三個面向,以P-S-R(壓力Pressure、現況State、回應Response)為架構,由這些角度出發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指標。其後再衍生區分為海島台灣(Island Taiwan)與都市台灣(Urban Taiwan)兩個體系,涵蓋「環境污染」、「生態資源」、「社會壓力」、「經濟壓力」、「制度回應」與「都市永續發展」等六大領域42項核心指標。配合指標統計、發佈、檢討等相關機制,評量國家永續發展的成果,發揮決策預警、決策檢討與決策引導的功能。

然而,台灣永續發展系統的執行困難重重,如何與世界接軌?如何找出具有永續發展意義與台灣特色的指標?而最嚴重的問題在於許多指標沒有完整的資料,或缺乏精確的統計數值,如未受損失森林面積比、生態敏感地、政府與民間環保團體合作程度等,理論架構沒有問題,卻因資料的不易取得,而造成執行時的種種困擾,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2005年的ESI報告(環境永續性指數)中。

由世界經濟論壇(WEF)支持,結合耶魯大學環境法律及政策中心(YCELP)、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路中心(CIESIN)進行的全球「環境永續性指數」(ESI),參照76個影響經濟環境的變數,用以評估國家的環保政策是否擁有遠見及宏觀的政策方向,是國際間具知名度與公信力的環境永續性指標。

然而2005年的ESI報告,針對全球146個國家進行評比,台灣名列145,只贏北韓,比貧窮的蘇丹等非洲國家及戰火不斷的伊拉克還低,連全球耗油量第一的中國大陸,都比台灣好。導致這種結果,就在於台灣的環境資料庫並不完整,76個評比項目中,台灣有9項資料從缺,7項資料為推估值(推估值與實際狀況相差甚遠),還有幾項數據錯誤;加上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無法參與許多由聯合國主導的國際性公約,因此在許多評分項目中得分偏低。

根據多位關心永續發展的學者,蒐集計算台灣ESI得分的各項必要資料,經ESI研究團隊協助與認可,而求得台灣在2001年與2002年的ESI全球排名相對位置。ESI-2001,全球123國中,排名第58;ESI-2002,全球143國中,排名第119。

不過,無論是資料庫無法與國際接軌,或ESI排名掛車尾,十多年來,台灣在那麼多關心環保的學者與民間團體的監督下,竟然出現這般結果,我們不禁要問,福爾摩莎的永續發展指標到底怎麼了?或許最大的問題是,面對如此龐雜的工作,我們需要建置一個專責單位,長期從事資料庫彙整、分析與研究工作;然而,在行政院組織改造方案仍未明朗之前,似乎仍只能依賴有心的民間團體、專家學界鴨子划水,默默努力,靜待政治環境成熟的契機來臨。

附表: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