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救命草?水土保持引進外來種的生態衝擊 | 環境資訊中心

雜草?救命草?水土保持引進外來種的生態衝擊

2008年06月17日
作者:陳誼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照片提供:陳志輝

因為引種失敗造成外來種入侵的例子層出不窮,吳郭魚及福壽螺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失敗前例;然而外來植物的入侵卻較少被注意(註1)。植物一般供作觀賞、綠化、水土保持之用,但如果不慎使用,一樣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浩劫。

目前台灣應用於水土保持的禾本科植物多自國外引進,主要由於水土保持需要栽植環境耐性強的特殊植物,或在廣大空間作大量栽植,因而必須考慮選用的種子材料,是否可以大量取得。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林信輝也指出,台灣氣候溫差大,在植物的成長過程中,環境變化太大,導致萌芽率低,加上水保類植物種子小,無法大量採種,因此一向多從國外進口。

然而水土保持植物的栽種地點多是在野外的沖蝕地區或山坡地,進行大面積粗放式的栽培,在沒有良好管理限制的情況下,若本身的繁殖力強大,族群的擴散速度必定十分驚人(註1)。

大花咸豐草。圖片來源:陳志輝。   大扁雀麥。圖片來源:陳志輝。   羅滋草。圖片來源:台灣畜產種原資訊網。

在台灣,因水土保持引進而逸散的種類很多,其中以禾本科為大宗,除了較知名的小花蔓澤蘭、銀合歡、大花咸豐草等之外,還有一些也常可在郊外路旁或邊坡見到它們的蹤跡(註2):

大扁雀麥(Bromus catharticus Vahl)
常用於崩塌裸露地的優勢植物,可栽培作為牧草。原產南美洲的溫帶地區,台灣於1959年自美國引進,目前已馴化,並大量自生於中海拔地區之路旁、果園及荒瘠地。

羅滋草/蓋氏虎尾草(Chloris gayana Kunth)
原產南非洲,分佈於中國大路、印度、中南半島、錫蘭、新幾內亞及菲律賓,1969自澳洲引進A207等品種,馴化於台灣原野,常生長在河流沿岸樹叢中。羅滋草雖可在較陡坡上播種繁殖,但生長勢強,植生覆蓋後,其他植物入侵演替困難。     

天竺草/大黍(Panicum maximum Jacq.)
原產於熱帶非洲,分佈甚廣。台灣於1908年曾有自菲律賓引進的紀錄,因日本政府於台灣時大量種植作為馬匹糧草,故又稱為「馬草」,常見生長於沿海地區,作為牧草及荒地植草草種。目前天竺草雜草化情況嚴重,如大肚清水地區,有草種純化與蔓延的趨勢。

天竺草。圖片來源:陳志輝。   大理草。圖片來源:台灣畜產種原資訊網。   果園草。圖片來源:陳志輝。

大理草(Paspalum dilatatum Poir.)
原產南美,已引種至全球較溫暖地區。於1957年自美國引進台灣,目前已馴化於台灣原野、荒地、路旁、庭園,多見於北部地區如陽明山。常做為台灣中海拔地區裸坡地植生草種,亦做為果園草生栽培或地被覆蓋草種,但目前已較不推廣使用。

果園草/鴨茅(Dactylis glomerata)
原產歐洲西部及中部,中國新疆、貴州、非洲溫帶地區等地均有分佈,果園草為世界著名栽培牧草,目前已成為美國大面積栽培的一種重要牧草;在歐洲、亞洲及大洋洲都已大量栽培。於1788自英國引進台灣,曾廣泛推廣栽植於梨山福壽農場。

多年生黑麥草(Lolium perenne L.)
多年生黑麥草原產於亞洲和北非的溫帶地區,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溫帶地區。它是黑麥草屬中應用最廣泛的草坪草,也是最早培育的草坪品種之一,1677年英國首先栽種。經引進栽培作為牧草,已歸化生長於全台灣低至高海拔荒廢地。

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 L.)
原產於美洲的南美蟛蜞菊,1976年被引入台灣當做地被植物,生性強健,綠化迅速,可穩固水土,並且抑制雜草生長。同類植物台灣也有原生種的「蟛蜞菊」,俗稱黃花仔蜜菜,但是不敵外來客,節節敗陣後的台灣蟛蜞菊,現在野外難有生存之地。

多年生黑麥草。圖片來源:陳志輝。   南美蟛蜞菊。圖片來源:陳志輝。

大量引進外來種植物以進行水土保持,對本地生態造成什麼影響?在劉建甫《水土保持植生方法的探討》一文中提到,由於水土保持作物的栽培特性屬於大面積的粗放式栽培,若是在固有的草原、灌木叢或森林等天然植被地區使用,等於取代原有的植被,除了將造成當地的天然植被消失外,當地的食草動物可能因賴以維生的食草消失而遷徙或消失,進而影響整個地區的食物鏈及生態環境。

劉建甫更指出,在考量水土保持方法的施行地區時,應該注意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壓力,而非僅以水土保持的經濟利益為出發點。目前國內對於外來種植物的生態影響已漸有警覺;但為講求水土保持效果,一時尚無法完全捨去外來種而就本土種。但我們強烈建議,外來種植物要引進或在國內推廣,即使無擴散之虞,仍必須經過審慎的生態影響評估;同時可考慮以數個種類或是間雜當地原生物種進行栽植,造成多樣化的環境,以避免有絕對優勢物種進行完全取代。

引用文獻:
註1、劉建甫(1998),水土保持植生方法的探討。
註2、林信輝、鄭梨櫻、林研琇(2006),坡地植生草類與綠肥植物,農委會林務局。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 圖片版權為拍攝者所有,如需轉載使用請事先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