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發現新紀錄種天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墾丁國家公園發現新紀錄種天牛

2008年06月18日
本報2008年6月18日屏東訊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恆春半島最南端,屬高溫多雨的氣候,地形多變化,植物種類多達1,200種以上,昆蟲相豐富。在最近匯入墾丁國家公園生物資源資料庫的85種天牛中,發現1種寬叉紋黑天牛屬在臺灣的新紀錄種,可能為1新種。

目前臺灣的天牛紀錄約有800種左右,服務於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後壁湖管理站的鍾奕霆,最近3年利用公餘時間觀察記錄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各地區的天牛,累積種類超過100種,目前已經整理完成85種天牛的文字說明及圖片資料蒐集,在85種新增天牛資料中,包括1種寬叉紋黑天牛屬在臺灣的新紀錄種。

該種天牛最早於2003年在臺灣南端的香蕉灣海岸林被發現,透過研究天牛的專家初步鑑定,發現是1種臺灣新紀錄種,很可能是尚未命名發表的新種,有待相關的學者進行比對發表。2008年初,在社頂梅花鹿復育區發現第2筆紀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蔡乙榮表示,這種天牛很有可能僅分布在墾丁地區狹小的低海拔海岸林中。同一屬的天牛臺灣只在蘭嶼有另一種野村氏刺翅天牛(又名:與那國十字黑天牛;學名:Euryclytosemia nomurai Hayashi,1963)的發現紀錄。

另一種稀有的大型天牛加藤巨顎天牛(又稱背瘤刺緣大薄翅天牛;學名:Anomophysis katoi Gressitt,1938),數十年來僅在恆春半島有零星紀錄,而且均出現在墾丁國家公園的範圍內。這個物種目前只有趨光而被發現的例子,棲息環境可能是草生地或低矮灌木林環境。夏天是成蟲出現的季節,路燈下就可能發現。

蔡乙榮表示,天牛是依存著環境及食草而生的物種,一但環境發生改變,就可能造成這類物種的消失。如香蕉灣一帶原本茂密的海岸林,曾經記錄至少20種以上的天牛,但是近1年多的觀察發現無論種類及數量都不及以往,可能是受到周遭的環境改變及光害增加的因素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