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子民的呼喊 布農族登山文化今昔 | 環境資訊中心

山之子民的呼喊 布農族登山文化今昔

2008年08月05日
作者:邦卡兒•海放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原住民專案計畫主持人)

布農族與山結緣的重要起頭是一場洪水,這是大家很熟悉的故事:當世界被水淹滅之時,山是唯一的可居之地,因此山保護了布農族,也延續了人的生命。布農是山的子民,可長年居住在中央山脈地區,縱橫山林,與山有很好的約定,彼此相互尊重,視山為神靈並敬畏有加。

台灣的地形結構非常獨特,由於山巒層疊與雲霧飄渺的緣故,爬山的人都知道,遠處看山有近在咫尺之感,一旦進入山林後,山便有如依你前進的速度相對往後退,使人們翻過一山又一山,卻似乎感覺永遠無法到達目標。

布農族是山的子民

距離常是人與人之間的障礙,但在山裡,對於布農族可是智慧的距離。山可以成為緩衝地帶,避免疾病傳染;避免族人盡除;並且可以相互防禦。

山提供了布農人所有的一切,舉凡食、衣、住、行都在其中,24小時皆可在山中得到所有的滋養。我們似動物般需要山的保護,可在山林中依地形自行活動且來去自如;自然資源的利用也不虞匱乏;樹林及岩壁的堅固可以保障生命安全。山對我們而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即使進入狩獵,也只在自己的獵場,謹遵著祖先的訓誨,只取飽肚所需的獵物而不妄為。也因為有我們的守護,山裡的植物生長茂盛,動物安心繁衍,山區生態生生不息。這就是我們最初始、最單純的登山文化。

一旦失去了山,布農族要如何過活?這是一個問號,也是一個在我心中遊蕩多年的問題。布農人只要離開了山,如同龍困淺灘,暴露於開放場域,失去熟悉的活躍舞台,形同自廢武功,沒有任何的力氣(利器)與人搏擊。

現代經濟的迷失

以前小時候部落的人都務農,遵從日治時期命令,集體移住到分配所在地,依照現地環境去種植農作物,水田栽種水稻,旱田種植玉米、地瓜,山坡地都種木本的植物。以前種農作物是為了吃飽,現在進入農業經濟時期,變成要銷售獲利,競爭的結果,山區的收成及價格當然是低的,產品常常被賤賣、或丟棄。

現在部落的居民很少自己種,都去做長工。目前的農業結構,使布農人經濟環境倒退好幾年,收入年年減少,不少族人只好賣地、租地以減輕負擔,再去都市當長工,以賺取立即可見的收入,渾然不知賣地、租地已經離開祖靈守護,並違背布農山林守則。

交通拉近了鄉村與都會的距離,都會區的物質環境也吸引著山區部落的居民,山區交通便捷,資訊傳遞迅速,鄉村與都會的物質需求彼此相扣,連教育的水準也期望達到同一水平。鄉村的小孩也要補習,生活的、教育的、交通的需求,也成了山區部落的一種追求前進的原動力。可是追得上水平的能有幾個?大部分只能仰望興嘆,生活得很有壓力。山區沒有什麼就業機會,除了務農、當長工、做板模、綁鐵,但這些工作的區域非在部落地區,人力需求不大,且工作有限,加上一般人不喜歡當背工,山區裡的服務工作,才漸漸落到原住民的身上。

布農登山史

布農族以往在山林中打獵、生活,談到專職登山,則肇始於日據時期,當時日人為了調查山地資源,進入山區繪製地圖,量測三角點,進入山區需要布農族人帶領,布農族才開始發展登山的工作。接著有些漢人為了要挑戰自我,訂出了攀登台灣百岳的口號,開始有了登百岳風潮。

征服需要強悍的體力外,也要有人帶路,且高山上山屋不多,登山一定要帶帳棚,帳棚又多是軍中的野帳,重量不輕,因此會僱用原住民當嚮導或背工。除了帳棚,還有公糧,又需協助安全及隨時注意狀況,若遇到下雨或天黑,以前沒有雨衣,也買不起睡袋,布農族就用雨布或大衣裹住烤火禦寒,在火堆旁坐到早上。

這些帶隊者或背工任務繁重,但因當時所得頗高,吸引很多人加入,那時以東埔地區的布農族為主。後來登山熱潮慢慢消退,登山行業不比以前,許多人也不走這一途,轉向都會或農業發展,直至國家公園成立之後,登山行業才又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如今走向玉山多為餬口

布農族出生在山的懷抱,但至目前為止,在登山界中卻總是執行著最底層的勞動,聽聞登山的工作者,在上山期間的待遇是次等的。當嚮導算日薪,若當背工,還要同時負責帶隊、煮三餐、安全維護,真正獲利賺錢的卻是在山下指揮、補給的老闆。

擔任背工的原住民負著重物在途中歇息。圖片來源:邦卡兒•海放南

現在最熱門的登山路線是東北亞最高峰玉山,海拔高度為3952公尺,前幾年許多單位開始舉辦登玉山運動,還有更誇張的說法是沒有登過玉山就不是臺灣人,因此鼓吹新台灣人要爬玉山,造成許多民眾一窩蜂擁進玉山。自玉山國家公園接管排雲山莊之後,實施乘載量管制,每日僅有90個名額,更讓人趨之若鶩。當玉山變得如此熱門,背後的商機也相當龐大,許多登山團體、登山公司陸陸續續進入這塊山頭,而這時期又碰上高山嚮導制度廢除,以往依據國安法規定,上山需要有嚮導帶隊登山,12人需要1個嚮導。這個規定後來認定為違憲,所以廢除,以後民眾只要上山,不必有嚮導帶隊。 

台灣高山吸引許多人的親近,卻不是人人都做好準備才上山。圖片來源:邦卡兒•海放南

登山的門檻低了,越來越多人想爬玉山,即使沒有登山基礎、沒有體力、沒有經驗的人,都可以攀登這座東北亞的最高峰。許多登山客所欠缺的登山技能,正提供了原住民就業機會,帳棚由原住民背,三餐由原住民煮,睡袋有原住民替你準備。登山對一般人是休閒、是消遣、是挑戰自我,但對我們這群山的子民而言,已成為一種出賣勞力、換取金錢求溫飽的工具了。

再造原住民登山文化

在中央山脈甚至全島山地區域,從事登山服務工作的大多是原住民,許多登山客都受過我們的服務,也由於我們的付出,登山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原住民長期在中央山脈生活,適應高山環境,應變及負重能力也最佳,諸多條件之下,我們應可成為登山活動的規劃和主導,並且將原住民對山的智慧與和諧相處之道教導給登山客,而不是光做挑夫、做背工。

山林的環境不比平原地區,高冷酷寒,對於嬌弱的登山客是危險的,原住民在山區的經驗豐富,可保障大家的安全;野外的植物、動物資源多樣性頗高,若能邀請原住民解說,必定可使民眾吸收更多的知識;原住民是口傳民族,所擁有豐富的口述歷史、人文傳說都能與遊客分享,許多的登山知識也可以由我們身上習得。

據個人觀察,現在的登山大多偏向商業性質,民眾花錢上山的目的只為了登山頭,但未必能得到豐富的人文、地理、植物等環境資訊或常識,這樣的登山太膚淺了。登山應是一種體驗,一種感動,有深層的文化意涵,並成為建構在地資訊的橋樑。

以布農族為例,我們的使命是保護山林,因為祖先重重宣誓,玉山是保護布農人最後的居所,布農人因有玉山才有布農人,玉山是布農的母親。這樣愛山的精神與情懷,若能獲得族人及所有國人的正視,不僅可為眾人創造另一種迥異於商業登山的深度山林之旅的契機,也或許,可成為我們族人經濟、文化和民族自信復甦的起點。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