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過去的濕地保育工作,大都投入在海岸濕地的保存上。尤其當政府以經濟發展為訴求,將海岸切割成大大小小的工業區,根據2002年環境資訊年鑑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全台至少超過55個工業區,密度之高,已可排名世界第一,台灣的海岸線可謂「柔腸寸斷」。
海岸濕地的保護運動 對照出淡水濕地的忽略
環保人士雖然不斷地強調濕地種種的價值和重要性,卻難以獲得官員及開發業者的認同。例如目前台南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前來觀賞黑面琵鷺的七股濕地,將近10年前即被工業局劃設為濱南工業園區。經過生態保育聯盟…等眾多民間團體的努力,甚至動員國際社會的力量,一再的抗議、杯葛、遊說、施壓、監督環評…等,歷經將近10年的努力,直到開發業者之一的東帝士財團財務出現問題後,再加上現任縣長蘇煥智的支持,才勉強保存下來。台灣目前各地僅存的海岸濕地,幾乎都可看到環保人士所投注的青春和血汗。
相較於海岸濕地的保存工作,淡水濕地的保護就顯的不足。主要是因為淡水濕地的面積多比較小,例如埤、塘、水池或水田…等,除了自然的湖泊外,多半是人工所開挖的。相對於保護「自然」濕地,也暗示了對「人工」濕地保存的忽略。
小型、分散且容易親近的淡水濕地 成為濕地保育工作的新焦點
過去保育工作,多強調大型保護區、集中式的管理而且排除不必要的「人為活動」。但是小型、分散式且在地照護的保育觀念正逐漸興起,例如2003年9月在南非德班剛結束,每10年舉辦一次的第五屆世界保護區大會即以「跨界利益」為主題。來自全球三千多位的保育專家,在會議上共同討論著如何促進分散式的在地保育,並與集中且由政府所主導的保護區共同合作,企圖將自然保育的工作,從少數的專家學者,進而落實到民眾生活中的一部份。
此時,面積小但民眾容易親近的人工濕地,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例如荒野保護協會、濕地保護聯盟…等民間團體,都相繼投入淡水型的人工濕地的保育工作。
透過既有水路串連分散各地的濕地 建構完整的濕地保育軸
但是,就生態學的原理,我們知道大面積的保護區所能容納的生物多樣性,是小面積的保護區所無法取代的。尤其對於野生動物而言,他們所需要的活動範圍遠超過大部份的植物,而且需要有足夠的族群數量,才能減少因為近親交配所產生的問題。因此,在發展分散式的小型保護區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思考這個問題。透過「生物廊道」將各個小型的保護區串連起來,雖然不能完全解決先前所提出的問題,但可有效的改善野生動植物遷移及族群繁衍的問題。
分散的溼地,可以透過「水」來串聯,對於水生生物而言,水路就是他們的道路。由於大部份現有的埤、塘、水田…等小型的濕地,都已連結在河川、水圳、排水溝、排水系統…等各式的水路之中,早已存有完整的「生物廊道」,這也是台灣「溼地保育軸」的雛型和基礎。剩下來的工作主要是如何維護這些水路,以及水質的問題,避免難以處理的污水反而順著水路擴散到各地。此外,如果能進一步妥善的運用因應道路安全需要所設計的截水、排水系統,以及沿著公路所設置的滯洪池或窪地…等,即可額外建構出兼俱防洪、排水效果,而且足以淨化水質並提供野生物棲息的溼地。
加入WTO後的農漁業轉型 更突顯濕地保育軸計劃的迫切和重要
濕地保育軸的計劃,在台灣成為WTO的一員之後,可說是更為重要。尤其是伴隨經濟發展而荒廢的鹽田與水田,如果任其廢耕,或是以農舍、民宿…等種種名義改建,所引發的將不只是農業與就業的問題,還會危及淡水濕地,以及珍貴的地下水脈。因此,濕地保育軸的計劃,除了工程、農業、環保等單位的參與外,更重要的是在地居民的支持。以中研院的生態池為例,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已從最初的解說員志工,提升到具有管理能力、可以處理強勢外來物種的專業志工,並有機會發展出新的產業。
但是,對於廣大的農漁民而言,國家及社會有必要提供相當程度的誘因,才能有效的促進其轉型。或是改以自然農法來提昇產品的品質並兼顧生態的需求,或是轉型成以自然保育為主的小型保護區,都是值得從政策面著手的工作。再者,環境信託機制的建立,可強化自然資產保存的工作,亦值得民間保育組織和政府單位多方運用,至於相關法案如海岸法的立法,其重要性自不在話下。對於台灣海岸溼地的維護與保育,未來還有許多的路要走,所幸,我們已見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