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的美麗,台灣的焦慮? | 環境資訊中心
李永展

維也納的美麗,台灣的焦慮?

2004年07月14日
作者:李永展(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在維也納出席「人與環境國際會議」時,從媒體得知72水災造成20多人死亡,上萬民眾流離失所,而各界在大力重建時,引發工法及國土計畫等爭辯,令人焦慮不已。與此同時,會議主辦單位特別安排參訪市區,維也納的美麗讓人感動更令人震撼。兩相比對之下,災前台灣城鎮早比不上維也納這類古都的美麗,而災後城鎮能不能大力改造,一方面避開大自然反撲,一方面跳脫台灣傳統城鎮的哀愁,塑造美麗願景,其實是檢討水災的自然面向外,人文想像的另一個提醒。

灣城鎮獨特風貌,在經濟掛帥下流失

以奧地利為例,全奧有8處列入世界遺產,從維也納舊市區的人文歷史景觀,到諾伊吉特拉湖國家公園的大自然景觀,不僅讓奧地利政府揚眉吐氣,也讓民眾賺飽了觀光客的錢。走在維也納舊市區,處處可見兜售音樂表演戲劇門票的古典裝扮售票員及街頭藝術家,不斷提醒我們正身處音樂之都及戲劇之都。此外,維也納之美還可從許多青年風格建築看出一二──不管是華格納設計的卡爾廣場車站,歐普利西設計的分離派會館,還是店內採青年風格裝潢的哈威卡咖啡館,都是遊客絡繹不絕的駐足點。令人不禁想問:維也納的賣點在哪裏?維也納的美麗是什麼?

很明顯的,維也納賣的是古典音樂、現代戲劇;賣的是整潔街道、沒有橫行四處的鐵窗及電線;賣的是寬敞人行道及方便的大眾捷運。反觀台灣,其實也有自已獨特的風貌。台灣城市歷史可遠溯到明清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不可謂不久遠,而台北市今年也慶祝建城120周年,從各方面來看都具發展潛力,可是晚近的台灣歷史可說是破壞空間美學的經濟開發史,所以各地碩果僅存的古蹟能倖存下來就已是奇蹟了,遑論媲美歐洲的歷史街道及街區(維也納舊市區整區被指定為世界遺產)。如何將台灣成長掛帥的意識型態及政策翻轉,雖是老生常談,但若真想要台灣能「在世界地圖上永續發展、屹立不搖」,這些課題無疑是主政者及民眾必須深刻省思的。

生活週遭「行萬里路」,發掘在地城鎮之美

先談古蹟保存,如何針對點狀古蹟鼓勵軸線發展或街區保存,除都市設計及城鄉風貌等政策需落實外,容積移轉值得採行,但務必因地制宜,避免容積移出區民眾因位於「高地價低房價」的老街區,只想移轉到「低地價高房價」的新興區,造成有行無市的窘境,而延宕街區保存時效。如何找出「蘿蔔與棍子」政策,是主政者必須立竿見影的政策問題。至於新發展區,歐洲城鎮的乾淨有目共睹,反觀台灣城鎮建築立面及街景,常被醜陋添加物破壞無遺;如能採「減法原則」把外來物拿掉,至少可還原乾淨的建築空間。例如鐵窗可透過都市設計整體規劃,管線地下化應列入都市建設重點;更進一步,社區營造條例如果通過立法,便應透過社區公約及社區計畫來進行風貌改造。

維也納的美眾所皆知,但台灣的美卻只有身處台灣的我們才能深層體會與發掘,這必須從市井小民的生活開始。台灣城鎮裡原本存在卻總是被忽略和破壞的角落,其實有著最美麗的風景,也是最珍貴的寶藏。張愛玲曾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我們從家裏上辦公室、上學校、上小菜場,每天走上1里路,走個1、 20年,也有幾千里地。若是每一趟走過那條街,都彷彿是第一次認路似的,看著甚麼都覺得新鮮希罕,就不至於『視而不見』了,那也就跟『行萬里路』差不多,何必一定要飄洋過海呢?」

如果我們懂得欣賞並塑造出人文氣息的城鎮風貌,就不必再處於硬梆梆的水泥城鎮,也不必每年花大把銀子出國欣賞外國城鎮的美麗,而能真正落實將台灣「怨景」變美麗「願景」了。

(本文同步刊登於《中國時報》2004年7月11日第4版「名家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