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浮海上 環保、養殖兩相宜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發電廠浮海上 環保、養殖兩相宜

2008年09月03日
摘錄自2008年9月2日中國電子報日本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面對能源價格飆漲和漁獲日漸減少,日本科學家提出一項解決之道,就是建造大型浮動發電廠放置在海上,這種靠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環保發電平台」(eco-rigs),產生的電力直追核電廠,甚至還能吸引魚群前來,增加漁獲量。

《泰晤士報》1日報導,10年內日本海岸線有可能出現許多面積相當於小村落的海上發電平台,這也反映日本對如何滿足其未來能源需求越來越感到恐慌。

這種發電廠平台長2公里,寬0.8公里,採無人操控方式運作。平台由配備太陽能電池的「子浮體」和配備風力渦輪的混凝土「母浮體」構成。負責這項研究的九州大學教授太田俊昭介紹說,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張大網排列著大約廿萬個「子浮體」,大網由兩側的幾座六角形「母浮體」固定。這些發電廠平台漂浮在海面上收集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每座平台預計可產生約30萬千瓦時電力。

科學家表示,在把電送回陸上的過程中,勢必損耗一些電力,但如果將3座發電廠平台結合在一起,其發電效果相當於1座標準的核電廠。發電廠平台對環保的貢獻不僅止於此,平台產生的電力,有部分將用來點亮平台下方的LED燈,從而使平台變成培育海草的苗圃。這些經過特別挑選的海草能吸收二氧化碳,並餵養魚群和浮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