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紅樹林太少不足200畝 廈大擬新建10畝苗圃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廈門紅樹林太少不足200畝 廈大擬新建10畝苗圃

2008年09月25日
摘錄自2008年9月24日廈門網廈門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種下幾千棵紅樹,卻因為季節不對,只能成活幾棵。」專家說,紅樹林生態恢復應採取苗圃建設、育苗、人工造林和定期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而且令人可喜的是,廈門大學正在規劃建設一個10畝的紅樹林苗圃。

廈大教授、中國生態學會紅樹林學組執委會主席盧昌義說:「目前廈門的紅樹林太少了。」1960年前後,廈門約有320公頃的天然紅樹林。到2000 年,廈門紅樹林面積僅有32.6公頃。盧昌義估計,如今廈門的紅樹林不會超過200畝。「近幾年,廈門十分重視紅樹林的恢復,做了不少規劃,採取了很多措施,但執行中遇到不少困難。」盧昌義說。

2007年初,廈門市政府計畫在未來幾年內恢復2000畝紅樹林,但往往是,紅樹林剛種下,遇到開發建設,又被破壞了。海滄青礁、集美汙水處理廠一帶的紅樹林就是這種情形。另外,目前的體制是:誰來種植紅樹林,必須通過招標確定。這種體制使有經驗的人往往沒機會種樹。

其實,紅樹林的種植是很有講究的。不同樹種耐水淹的時間不同,有些樹種在水深的地方會被淹死,必須通過填土抬高灘塗。種下後,海漂垃圾、交通船的污染衝擊、互花米草或藤壺等的侵擾,都可能威脅紅樹林的生命,導致它們的死亡,需要進行管護。此外,紅樹林的恢復不僅僅是造林,它是一個以種植紅樹植物為主,兼顧鳥類、魚類、底棲生物的系統工程。經過幾年的努力,廈門大學已經在基礎理論、技術方面為廈門恢復紅樹林做好了準備。

此外,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總負責人、廈大博士生劉毅說,目前,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已經對紅樹林構成比較嚴重的威脅,廈大生命科學學院計畫組織志願者開展大型人工互花米草清除活動。廈大還考慮另立專題,嘗試利用速生紅樹植物種類的生態替代方式來清除互花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