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賞鳥季 黑面琵鷺、埃及聖鹮正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南賞鳥季 黑面琵鷺、埃及聖鹮正夯

2008年10月01日
本報2008年10月1日台北訊,易俊宏報導

埃及聖環;圖片來源: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邱仁武近期豐沛的雨量,讓廢耕農田中蚯蚓、浮游生物大量出沒,台南縣多處廢耕農田,已經成為野生鳥類的最愛!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繼發現埃及聖鹮最大族群之後,今天首度觀察到黑面琵鷺的蹤跡,讓台南賞鳥的生態旅遊,又增加不少特色。

埃及聖鹮與黑面琵鷺曾被當地農民混淆,一度引為保育界的趣談。但實際上,有「埃及國鳥」之稱的埃及聖鹮,原產於中東。根據傳說,在十多年前,新竹的六福村動物園將「埃及聖環」引進台灣,沒想到有四隻埃及聖鹮從鳥籠逃脫,在新竹海岸繁殖,目前在新竹、嘉義、台南沿海均有發現紀錄,日前發現紀錄上最大族群量,已經有百餘隻,證明埃及聖環在台灣的歸化繁殖,已經大有進展。台南縣政府保育技士涂耀欽表示,埃及聖鹮雖然為外來種,但是並未發現對原生生態造成威脅。

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常務理事黃永豐及攝影顧問高溢源等人,連日來正在密切注意「黑面琵鷺」的來台訊息時,29日清晨,在農民通報下於學甲鎮與鹽水鎮交界處的廢棄農田,發現一大群的「埃及聖鹮」低頭在覓食,經過統計有129隻,當地還有許多大白鷺、小白鷺及燕鴴等鳥類一起覓食。

邱仁武又說,126隻的「埃及聖鹮」大部份是成鳥,也有的是亞成鳥,因為颱風下雨過後,當地農田的蚯蚓及游生物多,引起牠們的族群前往覓食,當地農民郭偉東等人還一度誤以為是「黑面琵鷺」,他們說沒有看到如此多的鳥類棲息覓食。

而今天剛登場的黑面琵鷺,與外來種「埃及聖鹮」會不會產生競爭?邱仁武指出,兩種鳥類的地域性都不強,在過往的觀察中「共同覓食,和平共存」的狀況並不少見。除了提供埃及聖鹮與黑面琵鷺的棲息,台南縣還有許多大白鷺、小白鷺及燕鴴的紀錄。邱仁武表示,很樂見到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

過去在七股曾文溪口與「黑面琵鷺」有點類似的「埃及聖鹮」,都只發現10多隻左右,最多不超過20隻,黑琵保護區也都只有1至2隻闖入,去年北門鹽灘紀錄到12隻,學甲鎮一處廢棄農會曾經紀錄到30多隻,今年初飛離學甲地區後,不知去向。

【埃及聖鹮小檔案】

埃及聖環;圖片來源: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邱仁武埃及聖鹮原棲地在伊拉克東南的沼澤、溼地、農田及鹹水湖,以及非洲馬達加斯加和中非等地。

高約61至71公分,嘴巴是黑色,向下彎曲狀似鐮刀,腿、尾羽和翼羽的邊緣都呈黑色,身體則為雪白,展翼寬110─124公分,成鳥平均重約3磅,只有在繁殖時期會發出低沉的古嚕聲或呱呱聲。

主要食物蝸牛、青蛙和水生昆蟲,有時也會獵食其他鳥種的蛋或雛鳥。

埃及聖鹮因為是埃及國鳥因此以「埃及」命名,目前已相當罕見,在埃及當地已經不多,不過在古埃及時代數量眾多,古埃及人相信智慧和知識的神「Thoth」時常化身為鳥來到地球,故命名為聖鳥,這在古埃及許多壁畫中多有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