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的光陰不算長,但對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卻是成家立業「賺大錢」的黃金期。目前在中國綠色和平組織任職的賴芸,則把他的黃金10年,奉獻給了環保運動。
賴芸大學時並非就讀環境相關科系,而是旅遊管理專業,他談到,當時很單純地當一個大學生,但在一次機會中讀到綠色培訓營的故事,受到很大的啟發。之後加入學校社團「廈門大學環保協會」,2000年,進一步成立「廈門大學綠野協會」,期間成功地促使廈門市政府把上李水庫指定為水源保護區;也讓廈門大學的8間餐廳停用免洗筷。
畢業之後,賴芸短暫任職於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但隔年便投入綠色和平組織,此後,賴芸便與毒物污染問題結下不解之緣。
這些年,賴芸把大部分心力放在高科技垃圾的跨國運輸議題上,像是著名的電子廢棄物拆解場──廣東貴嶼,關切當地人民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下,拆解主機板以提取貴金屬,卻身受主機板中各式有毒物質侵害,不僅人身健康受威脅,且在過程中將有機化合物釋放到周邊環境,污染了當地的土壤和水質。
根據2005年汕頭大學醫學院在貴嶼的獨立研究,當時在接受血液中含鉛量檢測的165名1-6歲兒童,有81.8%兒童鉛中毒,中度鉛中毒者達到24.4%.明顯高於沒有遭到電子廢物污染的鄰鎮兒童。
為了調查中國電子垃圾問題,除了廣東貴嶼,賴芸也曾深入調查過廣東清遠、南海、浙江台州等電子垃圾拆解重鎮;2007年發生的福建屏南縣溪坪村遭榕屏化工廠污染事件,賴芸也曾關切過。
為了從源頭解決電子垃圾的問題,賴芸和綠色和平的夥伴們,同時向惠普等全球十大手機及電腦品牌施壓,要求廠商做到產品無毒,並善盡回收責任。例如在一次科技博覽會上,賴芸和同事們搭起一座由廢棄電子產品所組成的「巨浪」雕塑,「巨浪」的中央,是小小的地球──電子垃圾正在吞噬我們居住的地球。這是賴芸要求惠普公司提出無毒化承諾的一次抗議行動。
賴芸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的受邀對象,雖然是第一次到台灣參訪各地社區的環保工作成果,但對台灣的環保團體與議題卻不陌生。看到台灣經驗,賴芸認為台灣的國際化不輸給中國大陸,許多社區都有從日本或其他國家獲得不少經驗,這樣的國際化毋寧是更為紮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