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密集,在移動上的需求甚切。長期以來,台灣在汽機車等私有運具上的管理,都採自由開放的態度,隨著化石燃料、能源的耗竭危機,以及產生的有害氣體造成身體以及環境的破壞,一股低碳行動的聲浪,逐漸壯大,在台灣,低碳行動成為一股新生力量。
低碳行 撇步多
提到低碳交通,馬上令人聯想到騎腳踏車,然而低碳交通撇步何其多,豈止這一項。若要細數,步行更該被積極鼓勵。低碳移動帶動腳踏車風潮,但是否真正反映在通勤移動的需要上,或者把整個城市道路視為大規模的健身場所,有待商榷;反觀成本更低的步行路權卻常被排擠,無論是匆匆走過或悠閒步行在人行道上,常須忍受攤販、停放的機踏車以及單車騎士的「叮咚」聲,並且都已逐漸合法。相關部門需全盤檢視專用道之規劃,在現有的道路上,規劃腳踏車道,可能會比佔用人行道來得積極。
此外,公共運輸系統、汽機車總輛管制、開徵能源稅、塞車稅、隨油徵稅,都在研擬的方法之列。提到公共運輸,鐵路大概是大眾的選項之一,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洪致文即為文主張面對全球暖化應以鐵路救台灣,並提及「每人每公里所消耗的能源,開汽車是搭高鐵的5倍」,「政府應以發展鐵道為重點,而不是高速公路一條一條接著蓋,這樣其實是變相的鼓勵開車。」花蓮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鍾寶珠也認為馬英九總統兌現「花東地區幸福工程」的選舉支票,不外就是給花蓮人兩條安全的路:安全的台九線(蘇花公路)與買得到票的鐵路座位。然而,台鐵行車速度已經成了公認的慢鐵,並因不斷更改行車時間、調整班次,座位在無形中減少了。無人監督、檢視如此效率的情況下,低碳效能正悄悄流失。
台灣目前都會的大眾運輸優於鄉村,台北市是第一個有捷運系統的都市,高雄市也於2008年開辦。自從有了捷運,徹底改變人們「行」動模式、生活步調以及城市面貌;捷運快速、有效率,公車則將人們送到離家最近的地方。然而,在人口尚不密集、偏遠地區,公共運輸系統的需求更該被重視並檢視。2007年底,南部幾個縣市5客運業者因長期虧損不刊負荷,而欲減少150條路線,反映出偏遠地區公共運輸長期被忽略的困境。積極地發展經營策略以及資源浥注恐怕必須優先處理。例如,補助小型巴士業者、隨招隨停等更具彈性的發展策略。
最後,檢視交通政策與交通建設更不容忽視。目前爭議良久的交通建設議題,例如,蘇花高速公路,是不是該有個定論,給人民交代,而不是讓人民永遠操心這個政府,不放心政府的「承諾」而須頻頻地上街頭散步。鍾寶珠蘇花高的興建無法帶給花蓮人幸福的生活,並提出「花蓮新五大建設」,可能是更好的解套。
一條公路的影響
台灣人民長期習於以摩托車及汽車為運具,要改變交通模式不是易事。然而交通政策與建設卻能影響人們交通的習慣。而廣開東西快速道路的結果,私人汽車的使用更普遍、公共運輸不振;鍾寶珠提及,一條快速道路讓車輛直達目的地,駕駛者卻不曉得自己身處哪個鄉鎮,過門而不入的結果,使得人和地方的關係疏離,模糊了地方特色。公路運輸在交通部強調「可及性」、快速抵達目的地的價值觀主導下,失去了沿途景觀以及地方特色,卻得到每逢週末必定塞車的惡夢,這和強調地方發展的目的背道而馳。
同樣的,蘇花高的討論不應停留在「要或不要」蓋,而應討論願景,如何永續花蓮的好山好水。「政府要關心的重點是地方發展,而非有沒有高速公路。」鍾寶珠認為蘇花高的開發破壞自然景觀並且讓新鮮空氣消失,稀釋了花蓮的優勢,如何達到地方發展的目標?「地方發展的課題包含交通、社會、產業、文化等複雜的面向,絕不是國工局在《蘇花高環說書》中被簡化為交通建設等於地方發展」鍾寶珠補充。「我們可以想像未來蘇花高速公路完工後,眾多觀光休閒業者或許收益頗豐,但是伴隨而來的塞車、空氣、噪音、水、道路房舍、遊憩區等污染,擁擠感、高消費,以及難堪的服務品質,將讓大多數觀光客對花蓮的滿意度直線下降,最終走向沒落」,因為過度開發造成的災變,最近廬山的遭遇,即為一例。
「花蓮新五大建設」可說是鍾寶珠最在地的見解,包括洄瀾之心-建立大眾運輸系統、縱谷特慢車、恢復洄瀾海灣、東部高速網路建置、東部緊急救難直昇機中隊等設置,「一個真正對花蓮當地有利、對環境友善的發展模式應是建設多元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保留太魯閣高聳壯麗、東海岸、太平洋的遼闊無際、豐富多元的原住民文化、開發遲緩而意外保留的清新空氣、空曠原野,或者那難以言喻的閒適恬淡;營造社區風貌與特色、協助產業提升或轉型,培育軟體人才。這些豐富多樣的資源,才能使花蓮成為台灣國民旅遊第一地點。」鍾寶珠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