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的軌條砦,橫列金門沙灘,嚴防海峽另一端敵人的進擊,但是時隔半世紀,敵軍沒有登岸,卻有新的危機,悄悄襲擊,重創金門生態。
當互花米草在金門沙灘不斷擴張,新的搶灘戰役全面展開,如果前線金門擋不住,後方的台灣將會面臨重大危機。
美麗的金門沙灘,以金黃細沙贏得美譽,但是最近幾年,大片的互花米草遍生沙灘之上,廣大的面積,造成沙灘的改變。
外來種的互花米草,屬於禾本科植物,適合在鹹淡濕地生存,它不屬於金門原有植物,至今出現在金門沙灘,引發好奇,進一步調查下,才發現互花米草來自對岸中國。
互花米草在中國海岸造成生態浩劫,卻隨著浪潮侵襲金門,讓美麗的沙灘風雲變色。2007年冬季,金門縣政府感覺事態嚴重,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的陳德鴻前往調查,在浯江溪口灘地上,發現互花米緊密的根盤,已經造成陸化現象。
前往瓊林海域調查,互花米草的面積相當驚人,已經遍布整座沙灘,潮間帶完全被佔據,目前估計,金門約有8公頃的灘地遭到互花米草侵襲。金門沙灘生態豐富,有著物種多樣性的面貌,但是互花米草的出現,不僅改變地型地貌,連帶也影響生物的生存環境。
受到驚擾的紅蟳,在逃跑時刻,卻碰上植物阻擋的窘境,原本沙灘應該毫無障礙,可以狂奔入洞,現在卻卡在互花米草根部,無法動彈。另外,在浯江溪口的灘地,生長許多珍貴的紅樹林,現在也因為互花米草的生長,棲地受到壓迫。
面對互花米草造成的生態危害,金門縣政府與荒野協會,展開資料收集與防治調查,卻發現互花米草有著超強的繁殖與擴張能力。除了種子的有性生殖外,互花米草也能透過無性生殖的方式,以盤根支節的地下走莖擴張領域。
面對互花米草的強勢侵襲,陳德鴻開始試驗不同的防治方式,首先以最簡易的雇工割除,卻發現割過的互花米草不會死,還能在短時間內生長。
畫面中,傍晚割除的互花米草,割除點已是齊頭刀口,但是才過一晚,同樣的植株,卻快速長出新的莖部組織。
割不死的互花米草,試驗在灘地覆蓋帆布,以遮光方式防治,效果不錯,但是成本太高。各種防治方式不斷被試驗,但是全體共識是絕不採用中國的噴藥除草,因為那會造成更大的生態浩劫。
在為期半年的防治試驗後,2008年夏季,互花米草面積更加擴大,防治人員認為不能再等,決定以分區防治。鄰近紅樹林區域,以人工方式挖根拔除,灘地大面積區域,則以挖土機挖除深埋。
重型挖土機在灘地上,深挖3米大洞,再將挖除的互花米草埋入,這個深度經過試驗,正是互花米草無法由地底無法生根長出的距離。
在挖土機動工時刻,另一批人員在灘地上尋找鱟的蹤跡,準備將他們移到安全處。因為水頭、后豐海域的開發,浯江溪口灘地成為鱟的移地復育區域,卻沒想到,新的棲地又碰上互花米草侵襲,為了保全棲地,不得不在沙灘上動工,驚擾鱟的復育棲地。
為了和外來種植物進行搶灘作戰,機具趁著潮退連夜進行,但是經費不足,卻影響防治行動能否持續下去。主持防治計畫的陳德鴻,擔心如果金門防線守不住,下一個受害的就是台灣。
在金門灘地,一場沒人注意的生態戰役正在進行,一旦灘地失守,一旦渡海襲台,引發的生態浩劫極為巨大,因為嚐到苦果的中國,已經耗費10億人民幣整治,但是消滅外來種的戰役,依舊進行。
【影音閱讀】公視影音中心──我們的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