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長大,蝙蝠對我言並不陌生,我看過蝙蝠從屋簷飛出,也看過牠在天際飛翔。小時候,我也害怕蝙蝠,記得曾經有蝙蝠誤闖我家,讓我大呼小叫,長大後,對蝙蝠就沒什麼感覺了。直到接觸張恆嘉,拍攝金黃鼠耳蝠,徹底顛覆我對蝙蝠的印象,進而採訪了幾個蝙蝠相關的主題。記得有一次,拍攝其他夜間的採訪主題,看見在幽藍天空中蝙蝠飛翔的身影。因為對牠有了多一點的了解,所以很高興那裡還有為數不少的蝙蝠。
晝伏夜出的蝙蝠住在哪裡?天然的洞穴或下水道入口是洞穴型蝙蝠──摺翅蝠的最愛。蒲葵樹下垂的樹葉裡,是樹棲型蝙蝠──高頭蝠的地盤。傳統三合院老房子的屋瓦縫隙間,是建築物型蝙蝠──東亞家蝠的家。受到西方電影、卡通中形塑吸血蝙蝠的刻板印象,許多人對蝙蝠都抱著負面觀感;其實在中國文化裡,蝙蝠是吉祥物,以昆蟲為主食的蝙蝠,更是我們的重要夥伴。且讓我們細說從頭,重新認識這群可愛的夜行使者。
樹葉底下暗藏玄機,在這裡住了幾十年的老婆婆都不知道,家門口這棵大樹上,居然住了一群稀有的嬌客。跟在住家屋簷間的東亞家蝠黑色的毛色不同,樹上的蝙蝠,有一身金黃色的毛髮,牠叫作金黃鼠耳蝠,每年夏季,牠們都會來到雲林、嘉義的平原地區進行繁殖,這也是蝙蝠達人張恆嘉最忙碌的季節。
夕陽西垂,東亞家蝠紛紛出來覓食,在金黃鼠耳蝠即將飛離前,張恆嘉踏上梯子、手拿網具,由下往上蓋住金黃鼠耳蝠棲息的欖仁樹,接著搖晃幾下,被驚醒的蝙蝠想振翅飛離,但全數落入網子內。張恆嘉準備標記這群蝙蝠,除了記錄性別、體重,還要測量前臂的長度,因為成年的蝙蝠,前臂長不太會改變,而從身體特徵就可以判斷,這隻蝙蝠是今年新報到的幼蝠還是成蝠。熟練、快速的完成所有個體的標記工作,蝙蝠一一振翅飛翔,今晚是張恆嘉追蹤這群蝙蝠的起點。
張恆嘉與金黃鼠耳蝠已經結緣14年,每年他都會進行普查,到每個金黃鼠耳蝠的棲所,調查牠的族群數量,統計已經有標記個體的狀況。這幾年下來他發現,公園、校園裡常有高大成群的樹木,是金黃鼠耳蝠喜愛的棲所,但這些人類活動的地方,干擾相對也比較高,例如常見的砍樹、噪音、燈光等,但最讓他擔心的是,周圍環境的變遷,讓金黃鼠耳蝠的數量逐年遞減。
以金黃鼠耳蝠族群量龐大的北港糖廠為例,成蝠數量從2005年的154隻,到現在只剩下73幾隻。另外整個雲林縣,在2005還有530隻,今年只剩下302隻。張恆嘉認為金黃鼠耳蝠的保育迫在眉睫,透過立法把牠列入保育類名單中,是讓更多人關心這種蝙蝠的重要途徑。
第二篇:打造蝠家
星期六下午,新竹縣福龍國小的視聽教室內,台灣蝙蝠學會的志工們,正在為蝙蝠打造新家。不過 這些蝙蝠屋的內部規格卻不統一,木板間隔有的大、有的小。原來他們要進行一項研究,了解蝙蝠在不同空間的使用狀況。蝙蝠屋的材質通常以木頭為主,因為在溫度、溼度的調節上,木頭比其他材質理想,而在格式上,則仿照傳統三合院裡,蝙蝠喜歡的居住空間。之所以大費周章的為蝙蝠蓋房子,是因為新的建築不像傳統老房子,有許多縫隙讓蝙蝠棲身,當容身之地越來越少,牠們只好退而求其次。不過,為蝙蝠量身訂做的蝙蝠屋,牠們最後會不會住進去呢?
雲林縣誠正國小的走廊也掛了許多蝙蝠屋,在這裡任教的張恆嘉,把蝙蝠保育融入教育中,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只要有興趣的小朋友都可以參與調查。張恆嘉還設計了不同的研究主題,在走廊外側的蝙蝠屋漆上不同的顏色,讓小朋友去觀察蝙蝠喜歡居住的環境與顏色是否有關。參與的小朋友說,他喜歡蝙蝠,因為蝙蝠很可愛。我跟他說,有些小朋友害怕蝙蝠,是因為卡通裡面的蝙蝠很可怕,小朋友回答:「因為他們沒有看過真的蝙蝠。」
這幾年,張恆嘉積極推廣在有機農地掛蝙蝠屋,因為在國外已經有案例發現,蝙蝠吃昆蟲的食性,是有機農民除害蟲的好幫手,而蝙蝠也有安全的食物來源,兩者是互蒙其利。
傍晚,抬頭看蝙蝠在天空飛行的身影,是許多人的記憶,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蝙蝠好像變少了,當住家型的蝙蝠可以利用的棲所逐漸減少,蝙蝠屋或許是我們彌補這群生物的選擇。
第三篇:家有蝠氣
台北市內湖區金瑞里社區發展協會正在上蝙蝠課程,這是台灣蝙蝠學會自2004年成立以來的第三屆志工培訓,因為在社區下水道入口發現摺翅蝠棲息,而促成了這次的志工培訓。參與培訓的社區民眾表示,蝙蝠這個主題他很有興趣,想多了解,而里長更是大力支持,也為社區有這群蝙蝠感到驕傲,因為這表示,這裡的環境很好。
志工培訓的師資邀請了蝙蝠界的各方高手擔任講師,從蝙蝠的種類、食性、棲所到蝙蝠的監測調查等,種種跟蝙蝠有關的生態知識,都是志工們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課程分為兩天,第二次還加入了寓教於樂的蝙蝠DIY,透過布偶製作是認識蝙蝠生態的好方法。課程的尾聲也是重頭戲,就是到社區裡摺翅蝠居住的下水道入口,實地示範操作調查蝙蝠的方法。把調查蝙蝠的工具,應該紀錄的事項再次做個說明,台灣蝙蝠學會還特別申請捕捉蝙蝠的許可,作為教育使用,捕捉蝙蝠的霧網架了起來,但是否抓得到就得看運氣了。
在微亮的路燈下,摺翅蝠快速的一閃而過,志工專注的盯著下水道出口,不斷按下計數器統計蝙蝠數量,從超音波偵測器可以聽到摺翅蝠發出來的超音波。等待了好久,霧網旁邊傳來驚呼,大家終於有機會目睹摺翅蝠的廬山真面目。
「好可愛!」一大群人圍著摺翅蝠提出種種問題,講師也把握機會說明摺翅蝠的特性,讓志工們更了解社區這群寶貝。經過一番講解,摺翅蝠振翅回到天空,志工培訓課程也在這裡劃下句點,而蝙蝠界也多了一群生力軍。
培訓課程結束,是保育蝙蝠的開始,金瑞里的蝙蝠志工們還發現了新的點,有台灣葉鼻蝠棲息,未來他們還打算把蝙蝠保育推到學校,在社區辦賞蝠活動,把蝙蝠保育列為社區發展的重點。
曾經有新聞報導,一個洞穴裡的蝙蝠慘遭火攻的滅門血案,人類因為不了解蝙蝠而傷害了牠,但在台灣各地致力於蝙蝠保育的人,努力的把蝙蝠保育的重要性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黃昏時刻,抬起頭往上看,也許你會看到蝙蝠在幽藍的天空中,振翅飛翔!
側記 :「好可愛!」是採訪過程中,看到蝙蝠或接觸過蝙蝠的大人、小孩共同的反應,當然這也是我的感覺。有趣的是,問小朋友對蝙蝠的感覺,他們用可怕來形容,還說蝙蝠會吸血。由此可見,西方文明透過媒體傳播蝙蝠的負面形象,影響甚大。其實在台灣沒有吸血蝙蝠,大多都以昆蟲為主食,對我們而言,牠是「益獸」,期望透過媒體、教育推廣,扭轉更多人對蝙蝠的刻板印象。
【影音閱讀】公視影音中心──我們的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