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天,中研院邀請知名的日籍兩爬學者太田英利教授來台專題演講,會後驅前與太田教授打招呼時,太田英利教授問到我們在嘉義發現沙氏變色蜥一事,離開前他特別提到要趕緊想辦法處理此一強勢爬行類物種入侵的問題!當時筆者心裡直接的想法是「How?」沒想到這個問題在3年後進行田野研究時才找到可能的解決之道!
多數的外來物種生態入侵,往往因入侵者缺乏天敵而如入無人之境,大量繁殖並迅速擴散。沙氏變色蜥於2000年時在嘉義縣初次發現入侵族群;由於該物種在美國東南部各州及夏威夷等地及加勒比海部分島嶼均成功入侵建立族群,並造成一些生態問題(如與當地原生生物競爭、掠食及疾病傳播等等),當此一物種成功入侵台灣後即受到高度的重視與關注。自2000年發現入侵族群後,南非藉的研究生海瑞(Gerrut Norval)即開始密切觀察該族群的變化,並與我的研究室合作針對當地入侵區域的原生兩棲爬行動物相進行持續的調查與監測,同時又與台灣師大及成大生科系的研究人員嘗試針對當地沙氏變色蜥進行分布調查及移除試驗,過程中使用過許多方法,但效果都未如預期。
直到2006年,我們發現多年來在入侵核心區域內的次生林環境中,始終未曾發現過沙氏變色蜥的蹤跡。起初我們以為森林中的光線穿透較差,氣溫不若開闊的草生地、檳榔園高,因此沙氏變色蜥並不喜歡入侵;但後來發現國外的案例中,沙氏變色蜥不只會進入森林環境,還會出現於中海拔的雲霧帶密林中,因此我們興起了設計實驗,檢測是否因為次生林中的生物多樣性較高導致沙氏變色蜥無法入侵!
當第一年的研究結束後我們發現,未被沙氏變色蜥入侵的環境,平均來看,在無脊椎動物、兩棲、爬行動物及木本植物等類群方面,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反之易被入侵的環境則生物多樣性較低。而且此種入侵蜥蜴的數量,明顯隨著環境中爬行類動物的多樣性狀況而降低,當試圖找出是否因為爬行類動物之間的競爭或捕食而導致沙氏變色蜥無法入侵時,我們發現了當地的長尾南蜥、黑頭蛇、紅斑蛇及白梅花蛇均會以沙氏變色蜥為食,其中又以白梅花蛇的取食次數最高。
提到白梅花蛇,有些人覺得它長相酷似毒蛇雨傘節,甚至以擬態來形容兩者身體前段相似的花紋,但兩者在海拔分布及棲息環境重疊的區域,僅共同出現在低海拔的森林環境。分布可達中海拔的白梅花蛇,在雨傘節並未出現的區域中,是否仍有天敵因懼怕雨傘節,而誤將白梅花蛇視為危險,避而不食?加上兩者避敵及防禦的行為明顯不同,彼此間是否稱得上擬態?或僅止於長相上的巧合?目前尚無足夠證據支持。但確定的是雨傘節會以白梅花蛇為食,而白梅花蛇則最常以蜥蜴為取食的對象!
半樹棲的白梅花蛇,攀爬植物的能力十分良好,經常於夜間搜尋地面及灌木上睡覺的蜥蝪並進行捕食。在沙氏變色蜥入侵的區域,這種外來入侵的蜥蝪便成為白梅花蛇最愛的美食。當然也不可能單憑白梅花蛇就能有效完全控制沙氏變色蜥的入侵,在當地未被入侵的區域中,赤背松柏根蛇的數量也相對較多。赤背松柏根蛇以爬行類動物的卵為食,由於沙氏變色蜥卵所發散的氣味比其他台灣原生種的卵濃厚,或許也提供了赤背松柏根蛇絕佳的捕食線索。
綜合來看,眾多爬行類動物能抑制阻止了沙氏變色蜥的擴散與進入,近年來林務局大力推廣低海拔農地造林與社區林業,或許可為這些爬行類動物提供更多的棲息環境,進一步圍堵沙氏變色蜥,達到抑制外來入侵種蜥蝪擴散的功能。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