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溼地的變化指標 赤腹游蛇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淡水溼地的變化指標 赤腹游蛇

2008年11月25日
作者:毛俊傑(國立宜蘭大學自然資源學系)

赤腹游蛇是淡水性濕地的變化指標,圖中的赤腹游蛇因濕地所涵養的水不足而死亡了

一條剛死不久的赤腹游蛇掛在原本水量豐沛'、如今細流涓涓的溼地溝渠中,溼地所涵養的水不見了!是天災?人禍?還是天災加上人禍!

在2002年的春天,依往例定期回到過去進行生態研究的實驗地時發現,一條外觀看起來體質量飽滿、且無明顯外傷及異狀的赤腹游蛇屍體,正掛在草溝中的水生植物上,隨水擺動。當地當年的年降雨量較往常少了一半,暫且歸因於全球氣候異常的關係,加上號稱會依生態工法實行的溪溝整治工程,並未實際真正考量到溼地的生態及環境特性,在進行之初,大肆將原有的溝渠向下挖深了約2公尺,使得溼地中所涵養的水大量流失。此一現象,有如將一塊吸飽水分的海綿放置於乾桌面上,赤腹游蛇生存的溼地環境也因而快速陸化。

解剖之後,可見蛇的全身內臟包覆著白色鈣粉狀的物質,送交專業病理單位解剖後,發現該蛇的死亡原因為內臟型的痛風,而體內那些白色鈣粉狀的物質則為尿酸的結晶。根據文獻指出,爬行類的內臟型痛風與水分的缺乏及代謝異常有關;只是這次的發現為目前赤腹游蛇出現此一代謝異常疾病的首例,且我們並無法確定這條蛇體內水分的缺乏與異常代謝,是否確實來自降雨不足及溼環境施行「表象」生態工法的影響!

在連續幾年針對同一淡水性溼地的赤腹游蛇與白腹游蛇族群進行生態研究後發現,這些溼地的蛇類,由於不像水鳥具有良好的遷移能力,對於環境劣化的生態指標性功能,相對較佳。以赤腹游蛇為例,當溼地環境逐漸劣化時,原本生得小、生得多的生殖策略,便會調整成生得大、生得少,來適應環境,利用子嗣體型上的優勢,來提高面對同儕時的競爭能力。而不佳的環境狀況,也會反映在該族群蛇類數量的降低、食物不足導致整體平均體型的飽滿狀況下降,及疤痕、斷尾個體增加的現象;這些帶有疤痕及斷尾的水蛇,主要是由於溼地陸(劣)化時,外出活動容易曝露行蹤,遭到掠食者捕食失敗後所留下的印記。

赤腹游蛇為半水棲蛇類,以魚類為主食,偶爾會捕食蛙類,生殖方式為胎生,每一條母蛇每2至3年生殖一次,一次約產下6~14條小蛇,幼蛇出生時間約在每年9月前後,為台灣低海拔淡水型溼地食物鏈中的高階掠食者,曾經廣泛分布於台灣低海拔溼地,在日治時期還曾經與另一種半水棲蛇類──鉛色水蛇,出現於養殖漁業造成為害的文獻報告中。但在今年8月,由林務局保育組所公告的新版保育類動物修訂的名錄中,雙雙成為新科保育類物種。赤腹游蛇的雀屏中選原因無他,就是全球動物物種保育所共同面臨的難題──棲息環境的大量消失。

赤腹游蛇局限棲息於與人類開發、活動相仳鄰的低海拔平原淡水性溼地,如同其他依賴溼地環境的水蛇一般,在適合的溼地環境中有著極高的族群密度。根據我過去的研究結果發現,在適合的環境中,每公頃族群數量約可達到八百多條上下,且由於對水域環境依存度極高,又常偏好於溼地中有著水生植物交錯生長的水底層棲息,活動範圍小,因此常在人為開發的過程中,發生大量個體與溼地一同滅亡的狀況。

赤腹游蛇

最近我們發現台灣北部一處有著赤腹游蛇族群的溼地,在新版保育名錄公告的前兩年,先是中央機關以開闢生態道路的名義,將該溼地一分為二;在今年8月1日新版保育名錄公告後,地方政府以公共設施及都市計畫用地為由,再次將大量廢土填入該溼地中央,形成一座龐大的建設工地。周邊地主眼見原本荒蕪且雜草叢生、無人聞問的泥沼地,即將翻身成為金雞母,也紛紛加入了填土造陸的行列!

一個佔地數公頃的溼地在兩年間,先是蠶食爾後鯨吞,逐漸的逝去,這也許不過是與眾多低海拔溼地消失上演了同樣的戲碼;但或許不會有人想到,也沒人知道,當因迫切保育需求而新列名於中央保育法令的野生動物物種,遇上地方政府規劃公告已久的都市計畫及預算執行,加上私有土地的開發及利益糾葛,這樣的難題該如何能解?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