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福建頸斑蛇的故事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發現福建頸斑蛇的故事

2008年12月02日
作者:毛俊傑(國立宜蘭大學自然資源學系)

福建頸斑蛇 每當台灣發現新出現的蛇類物種時,總會有人提出,該物種是否為民眾棄養或逃逸之類質疑的聲音,的確台灣民眾飼養外來種寵物棄養、野放或逃逸的現象,層出不窮!福建頸斑蛇,1999年首次出現於台灣動物物種名錄的新蛇類,一則平面媒體出現「國家公園『保育』有成,發現了新紀錄種蛇類」的報導,令人不覺莞爾一笑!一個未曾被發現過的物種,該如何進行保育?

福建頸斑蛇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東南部,台灣為該類群蛇類唯一分布於島嶼的族群。屬於森林底層活動穴居的小型無毒蛇類,以無脊椎動物(如蚯蚓、陸生渦蟲等等)為食,雄蛇與雌蛇在體型上及鱗片數上有明顯的雌雄二型現象,亦即雌雄蛇有明顯的差異。當受到外來干擾時,福建頸斑蛇會將全身撐開變為扁平狀,試圖以看起來較大的軀體嚇退敵人。此種蛇類在台灣最早發現的時間、地點已不可考,但留有一不具標籤及基本資料的標本,存放於台大動物學系(現為更名為生命科學系)的標本庫,並與一條台灣特有種蛇類斯文豪氏遊蛇置於同一標本瓶中。 脹頸的福建頸斑蛇

由於兩者在型態上有明顯的相似性,例如:身體軀幹部的鱗片數均為15列,後頸部均有一大型黑色枕斑,加上兩者體色呈現深淺不等的黃褐色,僅在容易被忽略的特徵如:腹部及尾下的鱗片數目、頰鱗的有無及俗稱蛇鞭的雄性生殖器可以明顯看出差異。

推測在早期發現此一福建頸斑蛇時,因當時與中國大陸學界的學術交流管道並不通暢,兩方的資訊交流少,兩地物種亦不容易進行比對,單憑一條發現的個體,以當時的時空背景及條件,除了依傳統的方式比較鱗片特徵外,並無如今日常用的分子遺傳親緣之類較準確的檢測技術可供分析,因此極可能被單純視為斯文豪氏游蛇的個體變異,而未進一步深究,標本亦塵封於台大標本館中。直到1997年當時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碩士生蔡添順、王緒昂等人於山區進行調查時,發現兩隻個體,進行文獻比對後確認為福建頸斑蛇,但保存的標本卻在不久之後遺失。

斯文豪氏遊蛇 同年8月我前往台大動物學系標本館測量遊蛇亞科蛇類標本時,於標本庫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了該瓶沒有標籤及基本資料的斯文豪氏遊蛇與福建頸斑蛇。直到1998年我於陽明山進行研究之便,協助國家公園保育科的黃光瀛先生確認路死蛇類標本物種鑑別時,從幾筆標記為斯文豪氏遊蛇的冰存動物屍體袋中,找出被誤認的福建頸斑蛇,自此才得以順利發表,完成正式的科學記錄。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初次發表此一新紀種錄種文章所使用的標本,多數來自於遭車輛輾斃的個體,這也另人擔憂台灣的道路及車輛在山林之間擴張的速度,比起我們瞭解周邊生物多樣性物種狀況的速度快上許多。

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的本土學者陸續發表了數種新種、新紀錄種的兩棲類及爬行類,顯示在此之前,儘管眾多歐美、日、台等國籍研究人員歷經150多年在台灣的調查與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基礎資料仍未完整,直到今年仍有兩種台灣新種山椒魚及兩個新種蜥蜴完成正式科學文獻發表,或許每一新出現的物種均不斷的提醒我們,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基礎調查仍是未竟之功!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