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舉國上下對消費券及前第一家庭洗錢案件投以過多關注時,《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十四次締約國大會以及《京都議定書》第四次締約國會議(COP14/CMP4)已經在波蘭的波茲納展開並進入第五天的會期。對於未能簽署這兩分重要國際環境文件的台灣而言,是否又要再次選擇「靜觀其變」或「以不變應萬變」,還是能隨著馬政府的上任而有積極具體之「活路外交」作為,或許也應該是值得國人予以觀心的議題。
在聯合國公布報告中,台灣是屬於氣候變遷高危險群。在長達一世紀裡,我國地表平均溫度增加了1.3℃,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較工業大國的日本和經濟成長快速的中國都來得高。為何我們氣溫升高的情況會如此嚴重呢?依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觀察,台灣溫度異常加速攀升的因素除了與全球暖化現象有關外,與我國人口密度和每單位能源消耗量也有密切關聯。據資料顯示,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約占世界的1%(全球排名第22),而每人平均排放量則居第16;國民平均每人消耗的量幾乎是全世界平均值的3倍,比德法等OECD國家都來得高,但經濟成長卻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呈現反比!
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我國面對全球節能減碳以及因應氣候變遷的各種趨勢,政府所作的努力是「說得多做得少」。舉凡全國能源會議與永續發展會議的召開;溫室氣體減量法與再生能源條例等法案的提出;以及環保署和工業局所推動的企業排放量估算與志願減量行動等,皆並非是具體的碳減量措施,更遑論符合國際社會目前的發展。今年馬總統上任後,在「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中表示,期望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能夠回到2008年的排放水準,再於2025年回到2000年的排放水準。這是多年來,政府首度以白紙黑字作出較為具體的碳減量承諾,值得肯定,但更需要後續觀察。由於碳減量政策牽涉到台灣目前整體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全國工業總會已呼籲政府應暫緩制定減量目標,轉以優先改善企業的經營體質為要務。而馬政府則擬透過消費券此種以「短期國家發展」為目標的政策來回應,而忽略了兼顧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為考量的永續性思考。
參與COP14/CMP14的國家(包含許多和台灣有正式邦交的小型島嶼國家)已將適應氣候變遷衝擊,列為攸關「安全」重大議題。但在我國,現階段各部門對氣候變遷認知與調適態度,卻仍未衷一是。心理學方面研究指出,對於氣候變遷認知、了解和危機意識存在,並不足以夠成人們改變行動或政府推動政策力量。而國際氣候政策的研究者已注意到,單就能源面向切入氣候變遷問題並不足以對之有效抑制與解決。因此,我國環境政策思考切入點與實際方法,須在節能減碳外更進一步地在適應氣候變遷與減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上投以關注。希望今年由環保署副署長帶團,在工研院的名義下,赴波茲納參與COP14/CMP4的台灣代表團,能為我們的環境政策探尋到一條具體、積極、可行的活路。
※本文轉載自2008年12月6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