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阻止全球暖化嗎?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能阻止全球暖化嗎?

2008年12月10日
作者:吳明進(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

由於人類活動造成地球氣候系統改變所引起的氣候變化,在近年引起廣泛注意,也成為大氣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這其中大氣溫室氣體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暖化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2007年發表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中明確指出,全球平均溫度在過去100年來上升約0.74°C±0.18°C,且陸地上溫度的上升速率遠大於海洋,近10年(1997~2006)更為顯著,1998年與2005年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

因全球溫度上升導致各地發生異常現象,如海洋異常增暖、冰河融解、海平面上升、極區海冰厚度減少後退以及北半球雪蓋面積減少。這些現象的發生,證明了全球暖化確實正在進行,並也預告其將對環境生態產生嚴重的衝擊。分析氣象局測站資料發現,過去的一百年(1897~1999)間,台灣地區溫度也是顯著增加,上升趨勢約為1.0~1.4°C/百年,且夏季溫度的上升趨勢比冬季還高。

科學界對全球暖化的研究,除了可利用以往所累積的資料來進行分析,以探討全球氣候變遷的特性之外,也可透過氣候數值模式,模擬過去和目前的氣候狀態,以了解氣候變遷的機制,並且透過模擬在不同溫室氣體濃度情境下的氣候變化,來展望未來。在IPCC幾次的評估報告中,就假設了幾種不同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情境(SRES),可以2個向度表示,一是經濟導向(以下以A為代稱)或環境導向(以下以B為代稱),二是各自為政(以下以2為代稱)或全球一致行動(以下以1為代稱)。不同的排放情境,將導致不同的溫室氣體變化情境,也將對全球氣候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

舉例來說,B1為全球一致講求環保、且嚴格管制溫室氣體 (如二氧化碳) 的排放,則大氣溫室氣體濃度會在2050年左右達到最高值後持平 (二氧化碳濃度為500 ppm),預測全球平均溫度在2050年將比目前高1.2°C,在2100年將比目前高2°C。A1為全球競相追求經濟發展,而完全放任溫室氣體的排放,則二氧化碳濃度會在2050年左右達到工業革命前2倍的560ppm,在2100年左右達到工業革命前的3倍。預測全球平均溫度在2050年將比目前高2°C,到了2100年將比目前高5°C。

由於全球只有一個大氣,對於大尺度氣候變化的模擬須涵蓋全球,因此必須使用複雜之「海氣陸耦合模式系統」(一種包括所有大氣、海洋、陸地過程的完整全球氣候模式),進行溫室氣體依比例逐步增加、所謂漸進式模擬實驗。這種全球氣候變化模擬由於計算資源的限制,通常只能就大範圍作低解析度(200~300公里)的模擬。一個地區(如台北市)的氣候變遷衝擊評估卻需要高解析度的資訊,因而需要進一步進行區域氣候的模擬。區域氣候的模擬,可採取區域氣候模式(氣候模式只涵蓋有限區域,但可以有更高解析度)嵌接於全球氣候模式下進行。這種將尺度由大而小的降尺度模擬研究,顯示出區域模式比大尺度模式在區域氣候預報有更高的技術。打個比方,全球氣候模擬就等於是製作隨時間改變的大尺度、低解析度的世界地圖,台灣區域氣候模擬則等於製作同步隨時間改變的小尺度、高解析度台灣地圖;涵蓋範圍小,但精確度較高。

台灣位於東亞季風區,面積狹小且地形高聳複雜,造成區域氣候在時間、空間上的複雜度,而全球尺度的模擬結果,台灣常常只佔了一個點,完全沒有代表性。因此針對區域氣候變化之模擬,必須進一步使用區域氣候模式連結於全球尺度模式,來做降尺度模擬。

為了評估全球溫室氣體的增加對東亞及台灣區域氣候的影響,我們使用美國環境預報中心發展的區域波譜模式(NCEP/RSM-CVS,一種小尺度的區域模式),並結合德國氣候研究中心(DKRZ, Deutsche Klima Rechen Zentrum)使用歐洲中心與德國漢堡大學發展的大氣海洋全球模式(ECHAM-4-OPYC,一種大尺度的全球模式)所得到的數據資料,就1990~2000年、2040~2050年A2(放任溫室氣體排放)、B2 (管制溫室氣體排放)情境,以及2090~2100年在A2、B2情境之下,來進行全球尺度模擬輸出之降尺度模擬。區域氣候模擬的解析度,東亞為45公里(RSMCVS1),台灣地區為15公里(RSMCVS2)。由於篇幅限制,本文只討論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的趨勢各月類似,本文以夏季7月為例說明。

未來東亞將持續暖化                      


圖一、RSMCVS模擬的東亞地區7月月平均溫度:
圖Ⅰ為1990-2000年,圖Ⅱ為2040-2050年,圖Ⅲ為減Ⅰ,Ⅳ為2090-2100年,

圖一顯示 RSMCVS1-A2模擬的東亞地區1990~2000年、2040~2050年、2090~2100年7月平均溫度,及 2040~2050年和2090~2100年與1990~2000年之7月平均溫度差。顯然2040~2050年及2090~2100年溫度分佈與1990~2000年特徵相似但升高了。首先從2040~2050年來看,東亞地區世紀中的溫度較1990~2000年高,增溫在高緯度的陸地地區尤其顯著,低緯海洋地區較不顯著。此暖化現象將持續至世紀末,且增溫程度大幅增加。高緯度的陸地尤其顯著。顯示東亞地區夏季在繼續暖化中,至世紀末可能失控。

減少排放可以減緩暖化    


圖二、RSMCVS模擬在不同的溫室氣體情境下東亞地區7月月平均溫度(B2-A2),
左圖為2040-2050年,右圖為2090-2100年。

圖二顯示RSMCVS1模擬的在B2與A2二種不同的溫室氣體情境下,東亞地區7月月平均溫度在 2040~2050年與2090~2100年的差異。從圖可見本世紀中東亞地區7月的平均溫度,在B2情境下較A2情境下低,且在陸地地區差異較為顯著。這個特徵在世紀末將較世紀中更為顯著;顯示出有效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應該有助於抑制本世紀溫度的增加,尤其是中高緯度的陸地地區。

台灣也是一樣


圖三、RSMCVS2模擬的在不同的溫室氣體情境下台灣地區11年逐月月平均溫度 
左圖是1990-2000年與2040-2050年,右圖為1990-2000年與2090-2100年。
 紅線為1990-2000年,綠線為B2情境,藍線為A2情境。

圖三顯示 RSMCVS2模擬的1990~2000年、2040~2050年與2090~2100年在不同的溫室氣體情境下,台灣地區11年來逐月月平均溫度變化。由圖可見台灣地區在B2與A2二種不同的溫室氣體情境下,未來一百年皆有暖化趨勢存在。在台灣地區,到世紀中,溫室氣體排放控管減緩暖化的效果並不顯著。然而至本世紀末效果就突顯出來了。溫室氣體排放的控管,可以有效抑制台灣地區暖化,平均最高可以減少1°C的增溫。

從模擬結果看來,也許只是幾度氣溫的上升,但這幾度氣溫的改變,對陸域生態而言,表示棲地條件改變,物種需往高緯度或高山遷徙,生存面臨更大困境。在海洋生態方面,氣溫上升海水溫度跟著升高,造成魚群遷徙或死亡;二氧化碳增多使海水酸化,也將造成魚種、珊瑚礁棲地的改變;而海水溫度升高體積膨脹,加上極區與高山冰原冰川融解,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窪地區,造成國土流失。此外暖化使得蚊子不過冬、花開無時序、暴雨乾旱氣候兩極化,都對公共衛生、農糧生產、國土保安造成衝擊,更將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

我們能阻止暖化嗎?透過氣候數值模式模擬過去和目前之氣候狀態,以及預報未來在不同的溫室氣體的變化情境下氣候變化之研究結果,顯示答案是「不能!」暖化似乎是全世界和臺灣未來的宿命,但是暖化的速度也許可以減緩。只要暖化的速度減緩,生態系統可以慢慢地調整適應,人類社會經濟也可以慢慢地調整適應。暖化速度減緩的關鍵,可能在於避免溫室氣體排放的失控,而這正有賴於全球環境思想的改變和一致行動的決心。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