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每年年初發佈環境議題前瞻,點出值得關注的議題,展望新環境的未來。2008年,經濟夠囧,環境也很囧,邁入新的一年,要如何兼顧環境與經濟的永續發展?本次座談實錄為「公民參與,實現公義的綠色經濟」座談會討論議題之一。關心環境影響評估與立法院議事公開的民眾,正試圖衝開政府資訊公開的大門,立法院在會期結束之前,加速通過許多尚未釐清爭議的法案和預算,許多民間團體希望立法院可以受到全民監督,民眾如何透過2月開放網路議事直播來監督國會;環保署的環評會議掌握重大開發案但旁聽要點有諸多限制,民間要如何反應其中諸多不合理條款,及如何監督環評審查?
時間:2009年1月15日上午9:30
地點:台北市NGO會館
主持人:陳曼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與談人:陳柏舟(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何宗勳(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林麗雲(台大新聞研究所副教授)
陳曼麗:立法院在公開議程中無法協調出結果的案子,都送進密室協商,由藍、綠、無黨籍協商出共識,其利益結果不得而知,令人質疑民代的個人利益與民眾利益的分配,密室協商到底協商了什麼,用了哪些利益交換?人民有知的權利,密室協商次數應趨近於零,任何法案都應該要公開討論;而環評會議的旁聽限制,也令人質疑依據何法?
林麗雲:密商制度有違民主政治原則,代議制度由選民選出民意代表為人民服務,但人民但卻無法參與過程,只能知道結果。而行政單位如環保署的環評會議,除選擇性讓人民參加,也對記者有諸多限制,曾有記者為採訪環評大會,不得進入因而發生衝突、失去工作。媒體也越來越保守,未善進沒有幫人民眾爭取知的權力,反而跟政府協商,也有記者幫警察蒐證、獲得好處。人民從參與管道到資訊揭露都被封閉。
陳柏舟:環評旁聽審查要點共召開二次公聽會,環保署以行政命令限制媒體不得公開報導環評委員的姓名;為加速環評審查、排除影響環評現場的因素,也限制民間團體的發言和提問的權利。
環曾評旁聽要點雖然是說要經過申請才能旁聽,但就算申請也未必能旁聽,台北律師公會曾向環保署申請旁聽,但環保署規定環保團體和公務機關只能各進去10人,所以不讓律師旁聽,律師既非環保團體也不是公務機關,怎麼可以二分法?重點還是在行政機關的態度和想法,立了環評旁聽要點,如果政府不願意讓你進去,還是會用各種理由予以限制。
陳曼麗:人民的權利要得到伸張,力量必須團結,民間成立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在公督盟的努力下,每會期都對立委辦理評鑑,立委也非常在意自己的表現,請公督盟執行長何宗勳跟大家說明,公督盟努力的過程和成果。
何宗勳:每個人都有選票,但選舉投票結束後,人民無法進行監督,只能透過下次選舉再決定。目前只能透過公報、會議記錄,瞭解立法院開會結果,但還不夠透明且時效性差,需有進一步的策略來進行監督,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遊說,目前公民監督國會方式,分成8組,組員包括媒體、學生、NGO等公民代表,每半年做一次立委評鑑,定期發佈評鑑報告。
議事直播是最直接的方式,2月1日開始將先從立法院八個委員會進行網路直播,之後會透過公視轉播。在這過程中,除了運用群眾力量,也不斷進行遊說和策略,才開啟了中華民國史上國會第一階段透明化。但是直播之後,問題又來了,政策監督需要一套專業,不然只是霧裡看花。面對政黨再次輪替,社運再出發,民間團體未來需要更專業的分工,同時善用科技和有效的策略運用,才能超越藍綠、達成目標。國會可以開放透明,環評也可以,如果不開放,旁聽就用手機直播,科技運用多元化是新契機。
林麗雲:美國有國會頻道,但收視率很低,問題出在訊息設計。建議應由公民團體在旁邊解讀評論,讓觀眾更瞭解議題內容。
陳柏舟:我認為不必擔心收視率問題,議事直播本身的存在,就形成一種壓力、就是一種監督。
陳柏舟:環評法規定第一階段是書面審查,第二階段才是實質審查,但目前進入二階環評的案子越來越少,跟立法背道而馳。環評會議最後的決議討論,也不敢公開環評委員的姓名,只能看到結論,不知道誰贊成、誰反對。
何宗勳:因為我們沒有創造壓力,我主張民間團體要公開專家學者的姓名,才能揭露資訊、形成壓力,環境議題的悲哀,是要發生2、30年後才能做印證,幸好有20多年前的紀錄累積,才能知道環境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