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小島大經濟 日本竹富島見學 | 環境資訊中心
離島圓夢曲

傳統小島大經濟 日本竹富島見學

2009年05月13日
作者: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日本竹富島,位於宜蘭東北方、沖繩列島南方一個面積僅5.42平方公里、人口僅300多人的小島,每年卻可吸引40萬人次觀光客前來。然而,竹富島的文化及自然景觀並沒有因此而破壞或改變,居民數十年來如一,堅信「做自己、護家鄉」才是此處最大的競爭力及吸引力。

2007年初夏季節,沖繩竹富島到處生機蓬勃、綠意盎然;傳統聚落內的白砂街道兩旁,又新添了幾處修復完成的木造房舍和咾咕石牆,造訪的遊客似乎又比前一年多了。

為了守護家園、制止財團的侵略開發,啟動至今已迄30餘年的竹富島聚落保存運動,並不因時久工繁而停歇;四百多處傳統房舍如今大多已獲得合宜的修繕保護。然而,全面且持續的關心老房子,僅是總體保存運動事業中的一個環節。

近40年來,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公告竹富島近30項文化資產保存和自然生態保育名單,且在以人為本的核心目標下,環境生態和無形文化(如傳統祭典)的永續經營也十分重視。這些多元且數量繁多之文化自然資產,呈現出強烈的竹富島特色,也強化當地居民的認同意識和自信。島上目前約30間民宿、飲食店和土產店,多利用傳統民居為營業空間,從而直接、間接的創造出龐大的社區總體利益。

島上傳承數百年的傳統舞樂,不僅出現在定期的祭典表演,亦得見於碼頭岸邊迎賓送客的歡迎儀式;先民智慧積累的傳統工藝,也在努力學習織布、烹飪的年輕媽媽身上看到生生不息的機會;而更多的原住民或新來島民,則用每日晨起灑掃白砂街道的平凡舉止,堅毅地表達出愛鄉愛家的用心。

竹富島位置圖 圖片提供: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竹富島居民在1986年即自動自發制訂了未具法律效力、卻願共同遵守的「竹富島憲章」,明確宣示不出賣祖先留下來的土地建物、不歡迎只想來此賺錢牟利的財團或商人,以維持社區的自主性和傳統文化、生態環境;聚落中有數片羅漢松樹林,是為了30年後的老屋修復木料作準備;而多處堆置成千上萬石材磚瓦的儲放場和舊木材倉庫,是眾人用敬天惜物的心情,預先蒐集別島的傳統建築老材料以供日後整建之用,避免對地球資源過度損耗。

聚落核心區的巷弄裡多見行人和腳踏車,一般器機車則被限定行駛於外環道路,人和貓才是這裡的老大;不論是參與保存的民間業者,抑或是經營旅遊的商家個人,普遍都會繳納一定比例的營收作為公基金,以供社區集體事務運作所需;各項收費多有一定且合理的標準,沒有訛詐敷衍、不會削價競爭;近年住民更籌組了非營利NPO組織,參與公有設施旅舍的經營,宣傳文化保存,推動保育研究、生態旅遊、創意產業等新興事務,頗能符合世界潮流和當代需求。

竹富島聚落 圖片提供: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聚落內街道圖  圖片提供: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一個僅三百餘人的日本小島,面對激烈的發展競爭,十餘年來人口未見減少反而持續增加,年輕夫婦以「努力增產」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家族的向心與對故鄉的熱愛。島上的最高學府「竹富小中學校」僅三十餘人卻屢獲全國大獎,住民極力支持並關照年輕一代,他們知道這些兒童將會是島嶼希望之所在。

竹富島生態環境和文化資產之永續保育,就在民眾日常活動與社區既定形式當中,穩定且持續地實踐和累積,聚落保存再生之經營成果斐然;如今每年觀光客已突破40萬人次,也創造出龐大的經濟和社會利益,而這一切,並不需靠賤賣祖產、耗用資源、破壞環境或經營博弈等短視的手段去取得。當代島民認真回歸真實生活的諸多努力,已逐步將祖先和後代的文化與產業脈絡緊密串連起來,未來,這座邊陲島嶼終究仍會在全球化浪潮當中持續聳立發光。

【備註】
1986年,居民自動自發制定了無法律效力,卻願共同遵守的「竹富島憲章」,內容包括:

  • 禁止將土地販賣給島外人士
  • 不可污染海邊、聚落
  • 不可破壞島嶼的美觀和風紀
  • 傳統的祭典、民俗藝能、地方產業、道德觀念都必須受到尊重並延續下去
  • 不歡迎只想來此賺錢牟利的財團和商人

【延伸閱讀】
日本沖繩竹富島聚落見學成果報告書

※ 本文摘錄自「路克米」11號刊:一直好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