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航局衛星顯示鹹海面積不斷縮小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歐航局衛星顯示鹹海面積不斷縮小

2009年07月13日
摘錄自2009年7月10日新華網巴黎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歐洲航天局10日報告說,歐航局環境觀測衛星拍攝的圖像顯示,從2006年至今,鹹海水量流失嚴重,面積正在不斷縮小。

據歐航局介紹,半個多世紀以來,鹹海面積一直在縮小,尤其是近20年來,鹹海先是分成了南北兩部分。2000年時,面積較大的南側部分又分成東西兩片。

歐航局「ENVISAT」環境觀測衛星在2006年至2009年間對鹹海的觀測發現,南側部分的東片水量竟然減少了80%。歐航局預測說,鹹海的整個南側部分將在2020年完全幹涸。

鹹海曾是世界第四大內陸湖,水源主要來自中亞地區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兩河沿岸地區開始大面積種植棉花和水稻,導致灌溉用水遠遠大於補充水量,使得鹹海水量持續縮減。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於1993年成立拯救鹹海國際基金會,負責為拯救鹹海、恢復鹹海生態環境的共同行動和遠景規劃提供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