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台灣到草山 青年曼波護溼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遊學台灣到草山 青年曼波護溼地

2009年07月13日
本報2009年7月13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暑假才開始,11日近20位青年志工就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號召下,來到陽明山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週末,用拔草、玩泥巴的方式來體驗草山的風情。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2005年開始合作,將冷水坑附近的雍來廢礦場改造為「雍來環境教育生態園區」,並連續5年以單日型的生態工作假期帶領民眾認識溼地生態,親自動手移除強勢種李氏禾,以維持溼地的平衡與多樣。本次行動亦連續三年入選青輔會遊學台灣路線之一,鼓勵青年們除了瞭解台灣生態之美外,並能親手以一己之力延續台灣的美。

生態工作假期 培養環保新志工

原本生態工作假期招收的志工多是已具有環保觀念的志工,但自從2007年成為遊學台灣景點之一後,開始有更多元的年輕人共同加入「除草」行列。不但為台灣青年介紹了不一樣的草山風貌;也透過度假的方式推廣了棲地保育的知識。

這一批穿上青蛙裝下水的志工們多以大學生居多,就讀中正大學的林茹英表示:「在青輔會網站上看到『工作假期』,覺得和其他活動很不一樣,所以就跑來報名參加。站在溼地裡拔草雖然很累,但很值得」。

距離前一次溼地維護行動才一個月,池子裡又重新長出滿滿的李氏禾。志工之一的黃啟翔說,第一眼看到覺得怎麼可能拔的完。志工們小心翼翼的下水,起初還害怕陷進泥土中,到了後期乾脆坐在溼地裡。「躺在泥土裡和自然合而為一,濕濕涼涼的感覺真好」台大地理系的蘇群晴興奮的表示。經歷一下午的工作,好不容易清出一片水面,望著一籃又一籃的李氏禾,志工們甚至要求是否可以「每天都辦一次工作假期」,以徹底清除。

也有志工提出「為什不用機器清除?」此次的工作人員黃苑蓉說明緣由,因為使用機器清除,無法像人力手工這樣的細緻,以清除李氏禾泥土底下盤根錯節的根莖,並且不是毀滅性的破壞溼地的生態。

講師張清鴻也解釋,李氏禾是溼地陸域化的肇因,就是因為它們會「走莖」,往往地面上的草被清除了,地底下的根莖卻仍然留著。這些交錯縱橫的根莖讓學員花了好大的力氣才連根拔起,曾經參與過陽明山二子坪工作假期的志工林怡萱表示,清除水蘊草相較之下實在容易太多了。

青年綠世代 環保意識從細節做起

除了以生態工作假期方式讓志工親身參與環境保護外,主辦單位為了響應今年地球日主題、培養青年綠世代觀念,也特地準備了低環境衝擊,以及低資源消耗的輕食晚餐讓志工享用。希望能透過細節的安排讓志工體認環保就在日常生活中。

本次行動的總籌溫于璇表示,以往提供志工們盒餐,常會因個人食量不同而產生廚餘,但從今年開始,改以自助取食的方式,幾乎已經可以作到零廚餘的程度。

另類旅遊 深入地方貢獻心力

面對工作假期另類的旅遊方式,從事旅遊業的志工黃啟翔感慨的說,環境是台灣旅遊的基礎,但是台灣人自己卻不懂得珍惜,希望能有更多這類活動,讓大家了解環境的重要性。而志工侯如紋則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能感受到工作人員對環境的愛,雖然不能天天來,但是能夠藉由一次參與,將訊息傳達出去,滾動更多人關懷。

炎炎夏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除了陽明山之外,於台南七股潟湖、澎湖東嶼坪及台東杉原海岸皆依當地不同需求,舉辦不同類型的生態工作假期,想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假期,體驗更深度旅遊的民眾,請至生態工作假期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