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NGO會議:學習尊重河川 因應治水條例的挑戰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河川NGO會議:學習尊重河川 因應治水條例的挑戰

2006年03月15日
本報訊(吳斐竣報導)

打破「高堤圍束」迷思!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同時也是位外科醫生的張豐年,在「2006年全國河川NGO會議」上,呼籲環保團體直視河川整治的核心問題。他認為,尊重、觀察、學習並利用河川自我調整、自我擺盪、自然復育之生命力,才是關鍵。

長期來政府勤於治理水患,未來8年甚至有1410億的特別治水預算。然而回顧過去經驗,不僅未達預期之成效,反另帶來意想不到之災難。張豐年以大甲溪為例,說明人為干預河流的「水與土」問題。九二一地震後大甲溪流域之土石洪流造成上游之青山、谷關電廠泡湯,中游谷關、松鶴民居淹沒流失,及下游豐原河濱運動公園、后里舊社堤防、神岡溪洲堤防之淘空潰決及各鐵、公路及橋墩之基樁裸露,根本原因是大甲溪為水力發電而興建的序列壩體惹禍,也就是水庫上游淤積,下游淘空之典型例證。

另一方面,在「安全」無限上綱之下,浮濫興建水泥堤防或標榜生態之蛇籠,及阻擋水流之水制工、固床工等。以為人定勝天,漠視河川之蜿蜒特性,硬予全面築堤圍束,如淤積面無須工事卻硬加其身,沖擊面需與加強卻又未加強,即不該做之處硬做,必須加強處卻又未加強,因而到處不堪一擊。

面對水患治理特別條例木已成舟的劣勢,張豐年認為環保團體應在理論與實務上多做功課,逼迫政府接招,不讓經費被輕易地分贓浪費。除了監督經費,民眾也應要求政府資訊透明,列出多種方案供選擇。唯有迫使政府高層承認「尊重自然、還地於河」,才是生態復育成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