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對於整部人類歷史而言,可能只是短暫的一個片刻,但對於安平舊聚落,卻是整個生命的過程。荷蘭、明鄭、清朝、日本與戰後的政府都曾在此寫下歷史的一頁。昔日台江橫貫、諸嶼羅列、安平附近的景致極其優美;台灣八景中的「安平晚渡」更是自古以來的美景之一,與「沙鯤漁火」和「鹿耳春潮」所描述的都是台江景色。當歷史保存觀念在台灣興起後,安平曾被視為是一處不可抹滅的文化遺產瑰寶,它豐富的文化與聚落特色一直是中外人類社會學者與建築學者所津津樂道的,幾十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流連忘返於其中。
尋找安平舊歷史中心的蛛絲馬跡
雖然安平歷經過無數的歲月,在其中有不少的文化遺產已毀,但街巷中仍存有一些極具特色之元素,在新闢的大馬路内仔細尋找,安平荷據、明鄭、清代,以及日治時代的歷史筆觸都應該可以尋獲,其中小尺度民宅、劍獅與廟宇以及人性尺度的街巷最富有世界遺產歷史中心或舊城的特質。
小尺度民宅
就風格而言,安平民宅乍看之下,可能會讓人覺得和其他傳統聚落沒有什麼兩樣;但細看則會發現許多相當特殊且他處少見的建築語彙。除了少數富有人家外,安平的傳統民宅在規模上、尺度上比起其他地區是要小了許多;而且有為數不少的「單伸手」,也就是單邊伸手之住宅。由於屋小,相對的所有建築構件也跟著變小,所以在小巷中隨時可以發現低矮之門窗。有人認為此現象之發生是由於安平民眾多數靠海為生,較為貧窮,省工省料而致;有人則認為因海風大,門窗做小可防大風;也有人認為是安平人早已習慣漁船上的小尺度之構件,進而也用於住宅上。然而,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特殊尺度之民宅卻成為安平歷史筆觸的一項特色。
高密度的廟宇
高密度的廟宇,亦是安平的特色之一。早期移民都靠海為生,生計較為困苦,宗教於是成為精神生活上的主要寄託。與台灣各地移民聚落之廟宇類似,安平的廟宇也多數是家鄉「分身」或「分香」而來。所不同的是安平的廟宇也和其民宅一樣,在規制及造型上均算是「小」號的,其中以城隍廟與妙壽宮在三川殿及正殿之間夾有一個捲棚頂的拜殿,最具特色。此三部分有力地連成一體,在安平的天際線中顯得特別美麗。當然,每一座廟宇也都有其特殊之處,像妙壽宮的蝙蝠柱則獨創一格。當然,每一間廟的廟埕也都是居民活動的場所。
等待重新定位之安平
雖然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安平在某些層面上是有點類似世界遺產中的歷史中心或歷史城鎮,但實際上安平卻已在現代化的衝擊下,迷失自己。幾年前,台灣第一街延平街的拆除與保存論戰,曾經引起許多人對於安平的關懷與投注。然而在經過幾年之後,許多人已逐漸忘記了安平。在現代化與俗化的衝擊之下,安平舊聚落濃厚的地域感已面臨著消失的危機。如果任憑老建築一棟接著一棟的荒廢與拆除,計畫道路一條接著一條像利刃般地穿過古街,斬斷了原有的建築與紋理,安平舊聚落的歷史終將會變成連續的碎片。體認到安平的歷史重大意義,台灣政府在《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中設置了「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目的在於將安平地區(含安平港)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有系統的整合,並且透過都市計畫與文化遺產保存的觀念將安平地區做整體觀光計畫的發展。不過只靠公部門的政策是不夠的,安平的歷史定位需要全民一起來努力。
※ 本文摘錄自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出版之世界遺產雜誌第二期。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