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管理 美歐近期趨勢足堪借鏡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工業廢水管理 美歐近期趨勢足堪借鏡

2009年10月01日
本報2009年10月1日綜合外電報導;林宛柔、波特曼、呂奎宛、董彥希編譯;趙家緯、鍾國輝、莫聞審校

美國Brayton Point發電廠。攝影:Bill Braden「矽谷毒物聯盟」資深策略顧問Ted Smith日前來台觀察台灣高科技產業污染治理現況,引發有關工業廢水管制政策諸多討論。本報彙整歐美國近期事業廢水管制趨勢,發現不僅高科技產業,在發電廠方面,既有環保規範的確跟不上業界腳步,正採取新措施謀求補救。

今年稍早,美國環保署完成一份跨年度電廠放流水調查報告,其中結論指出,1982年發布施行至今的放流水標準,已跟不上發電業者的腳步,聯盟政府正計畫加以修訂,要求電廠提高煤灰池與空污控制設備等廠房所排放的廢水水質。

另外,根據全球第一個針對工業廢水所作的植物性雌激素研究顯示,明尼蘇達科技大學針對明尼蘇達與愛荷華州的19個工業廢水排放點進行進行研究,分析六種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濃度,發現其中生質柴油廠、豆奶工廠等八家工廠所排放的廢水,其植物雌激素之濃度,相較於其他研究中所發現導致魚類雌性化的濃度高出甚多,達250倍。

根據該研究,廢水處理廠的放流水中植物雌激素濃度已甚高。雖然90%的植物雌激素可藉由一般廢水處理程序去除,但有時候去除率須高達99%才不會對魚類造成傷害。

除提高管制力道,美國也致力加強淨水政策透明度,環保署長7日發布一份備忘錄,指示環保署執法單位「執法及稽查辦公室」(OECA)擬出行動計畫,加強淨水法施行相關業務的公開透明度。現已將各州在淨水方面的執法事宜、最新執法表現報告置於網站,以大眾易於了解與使用的方式提供各項資訊。

歐盟則於8月21日起實施一項新指令,規範新的化學分析和水質監測方法,目的是改善歐洲水質與監測技術,新規範對水質分析方法設有最低評定準則,若無法達到評定準則,監測方法需基於最佳可行技術,而非最小成本。

綜觀來看,可發現美國在放流水標準上正考量產業活動情況,進行修正或提高標準。研究也顯示環境荷爾蒙無法經由廢水處理程序完全去除,對於水中生物仍有危害疑慮。反觀台灣歷年多次出現因工業廢水造成的環境荷爾蒙事件報導,但現有的放流水管理中卻缺少環境荷爾蒙監測與標準制定。

※ 本文部份內容援引自環保署「2009國際環保動態資訊蒐集及趨勢分析計畫」

作者

趙家緯

台大環工所博士,現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長期參與台灣氣候與能源政策之公共討論,近期聚焦於台灣淨零轉型路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