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科學館 綠色「活」屋頂會呼吸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加州科學館 綠色「活」屋頂會呼吸

2009年11月04日
摘錄自2009年11月3日TVBS 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1989年加州大地震幾乎摧毀了美國西岸這座歷史最悠久的科學館,重建後的科學館,號稱全球最「綠」的加州科學館,外觀和舊金山金門公園裡的綠地融合一片;走進博物館,玻璃牆開放式的設計,更加強了自然空間感,一草一木,都訴說著科學館的新任務,因此成為活教材。

這座科學館把水族館、天文館、博物館和研究中心,全部集中在一起,科學館的建築本身也突破綠能極限,利用「活屋頂」取代空調,成為標準的環保示範屋。加州科學館發言人戴芬妮史東:「新科學館的目標是震撼的展出之外,館體本身也能震撼人心,同時啟發訪客在生活中實踐永續生存的生活方式。」

這座博物館是義大利設計大師Renzo Piano的作品,新的科學館設有全球最大的活性熱帶雨林區,4層的玻璃館,從上到下,網羅了不同的雨林生態。科學館亞裔經理黃偉聰(Andrew Ng)說:「這裡是面積達2.5公畝的活屋頂,也是舊金山區面積最大的原生草木區。有兩個足球場大,是170萬株加州原生植物的家…加上天窗和太陽能板,也是全館的能源中心,提供科學館許多優勢。」

黃偉聰說:「在屋頂四周大約6萬個太陽板提供全館大約5%到10%的能源需要,而圓柱頂上80個天窗,提供底下熱帶雨林區所需的光線。」屋頂花園每年還能承收2百萬加侖的雨水,雨水匯流、循環再生,屋頂還能隔熱,利用自然風向調節,減少對冷氣的依賴。除了基本的環保概念,科學館也挖空心思,在許多細節上也不讓步。他表示「我們用回收牛仔褲隔熱,但材料塞在牆壁裡所以看不到;還有我們使用含有5成回收物的混凝土,一半以上的木材都經過再生認證,就連鋼筋都是回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