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保護區大會:從資訊交流與互動參與談起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保護區大會

觀照保護區大會:從資訊交流與互動參與談起 (上)

2003年09月12日
作者:盧道杰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

由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主辦,十年一度的世界保護區大會在延遲一年的情況下,終於在9月8至17日,假南非德班市(Durban, South Africa)隆重舉行。延續過去的傳統,十年一度的保護區盛會照例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保育學者、專業人士與各國官員與會。今年為了有效運用有限的資源,擴大參與面與兼顧社會各階層及族群,大會首創註冊邀請流程,以能在預定2500名與會人士的性別、年齡、族群、專業領域等方面,維持適當的比例。

充分運用通訊科技

世界保護區大會開幕儀式,圖中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署長托佛(Klaus Toepfer)正向與會人員介紹約旦王妃Noor(左方)對約旦保育事務的貢獻,右後方為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盧道杰 攝影 觀察其會前作業,這屆大會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可能是現代通訊科技的大量被使用,這使得世界各地許多關心保護區事務因故未能與會的人士,能透過網際網路與其他媒體,同步接收與交換大會的訊息。以往網際網路未曾像今日般普遍,許多訊息的交換與溝通,十分倚賴郵寄與傳真工具。像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為修訂貿易管制物種清單與管制等級,往往需要在會員國大會舉行前一至兩年的時間即開始寄送文件,分頭諮詢與彙整相關資料的作業。而受限資源與管道,這些資料無法廣泛流通,或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來進行討論,從而嚴重影響作業的效率與訊息的交換。

這次世界保護區大會,從註冊、發接邀請函、旅館住宿與交通接送申請,皆多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大會架設的網站也提供了許多的訊息,特別是會議資料。雖然未必能提供所有的文件資料,但已能在議程、相關網站連結上做出貢獻,讓參與者與未參與者皆能對會議的組織架構、主題分組、運作流程與可能的產出,有深入的瞭解。這其實就是資訊公開化與普及化的具體表現,更難得的是一些會前會的工作坊、論壇或研討會的舉辦,也有採用電子郵件群組的方式來進行,配合相關資訊的提供與網站的連結,已頗有參與互動式論壇與知識庫運作的味道。

「跨界利益」強調互動參與

其次,這屆大會係以「跨界利益」(Benefits Beyond Boundaries)為主題,可說是另一值得觀察的重點。現代自然保護區學說與典範,起源於成立於1872年的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早期各個自然保護區的成立皆有其獨有的脈絡,但隔離人類活動影響卻是長久以來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的核心典範。在這樣的思維下,在地社群,特別是跟周遭環境資源已建立悠久互動連結歷史的民族,被概括性地視為保護區最主要的威脅之一。

然因在實務上,保護區當局與在地社群的衝突個案層出不窮,早自從1960年代起,國際保育界就出現對傳統集權排除式經營管理典範的一體適用性,出現反省的聲浪;而在1982年假印尼巴里島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保護區大會上,此議題也正式被提出列為主要的議題。到今天,保育人士一致認知,要能因應多變的社會環境與每個保護區獨特的背景脈絡,保護區必須融入周遭的地景環境裡,以區域性連續面的整體考量,跟相鄰的土地與空間利用方式做連結。從1982年保護區大會上保育界提出誘因爭取在地社群的支持,到1992年保護區大會強調在地社群的主動參與及保護區旨在提供人類永續的福祉,這次的大會更進一步深化「參與互惠」與「多元」的典範精神,主張跨界利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