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雀、空巢、文明人 | 環境資訊中心
賈福相

微山雀、空巢、文明人

2009年12月06日
作者:賈福相

加拿大,鹽泉島;二○○九年,八月

五月黃昏,我慣常在山路散步,路旁有排年輕的落葉樹,red alder,有點像榆樹,但沒有榆錢;有點像樺樹,但樹皮青灰色;有點像桑樹,但比桑樹挺拔。去年春天帳篷蟲大舉來侵,成千上萬,不到一個月就把樹葉吃光。禿禿的樹幹,列成一長隊,像古戰場敗軍行旅,軍服也被剝去了。但這種樹再生力很強,不到一個月又綠蔥蔥了。

這些毛毛蟲集體吐絲作繭,繭呈不規則形,像大雨後公園的帳篷,歪歪倒倒,所以叫帳篷蟲。去年養成的習慣,我常折斷有帳篷的樹枝,丟在路上,讓行車壓碎。

那天又看到路邊red alder上有一架帳篷,仔細觀察才發覺這架帳蓬是一個鳥巢,一個方方正正的小口袋。鳥飛起,在我頭上轉來轉去,大喊救命。巢口向天,巢的開口處有兩隻雛鳥,頭比身體還大,尚未生出一根羽毛,肉紅的大嘴佔了頭的一半,吱吱而叫,快要餓死了。我的經驗是,如果打擾母鳥太久,她會棄巢。我走到路的另一邊,靜靜等待,直到父鳥和母鳥同時回來,嘴裡銜了昆蟲,餵那兩張大嘴,一切又恢復了正常。

第二天我電話給我的朋友,陳君,一位業餘攝影家,前來攝影留念。他問我這種鳥的英文名字Bushtit是什麼意思。望字生意,Bush是灌木,tit是女子乳頭,加起來是叢林的小乳頭。另一種解釋是這種鳥不會唱歌,彼此交通時用「蒂特、蒂特」的叫聲,如此可解釋為「叢林蒂特雀」。我叫牠「微山雀」,因為牠們是北美洲第二小的鳥,只比蜂鳥重一點。

第三天微雨,雨中再去探巢,靠近鳥巢不到一呎,看到母鳥伸開雙翅把巢門堵住,使幼鳥不被雨淋。那隻母鳥一動不動的望著我,毫無懼色(母鳥黃眼,父鳥黑眼),是入了定還是知道我不會傷害牠們?我輕輕走開。

甚麼是愛?愛與犧牲的關係是甚麼?

第四天我出了一趟遠門,一週後回來,迫不及待的去探巢。可惜已經「鳥去巢空」了!空巢內仍有一枚卵,白色,四分之一吋長,這枚卵可能未受精,也可能鳥死胎中。三個蛋中有兩個成功已經是相當幸運了。我把有巢的樹枝剪下,掛在車庫的天花板下。

Bushtit的巢是用植物纖維、鳥羽、獸毛、蜘蛛網絲織成,緊緊的掛在枝椏間。比起我看過的其他鳥巢,譬如樹枝做的喜鵲巢、泥巴做的燕窩、細草做的知更鳥巢更精巧而堅韌。

我去圖書館借得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鳥類誌,四大本,共三千零十三頁(卑詩省大學出版社,第一、二冊一九九○年;第三冊一九九七年;第四冊二○○一年印行)。七位編者有一位曾是卑詩大學動物系教授兼任研究生院院長,是我舊識,但已經廿年未通消息了。

第三冊的導言中有一句:「一個不解的謎是,這種鳥在卑詩省大陸西南部與溫哥華島的東南部相當普遍,但在兩地之間的南灣群島卻沒有報告。」(南灣群島有兩百座小島,其中以我住的鹽泉島最大)。所以我的觀察和保存的鳥巢可能是第一次記錄了。我應該把這個鳥巢送給卑詩省立自然博物館供大家觀賞。

我不知道Bushtit的壽命多長,但知道每年從四月到八月,牠們平均生殖兩次,每次兩個月(築巢45天、產卵孵化到幼鳥長成15天),所以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生殖。這種比例與人也大致相同(孩子長大約20年)。而百年前人的壽命還不到60歲,所以20年也佔了人生的三分之一。

近百年來,人的壽命延長到80歲,增多了至少20年,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話:「50歲前為孩子活,50歲後為自己活」,怎麼樣活呢? 急著想這個問題而造成了一些亂象。空巢的生活仍在試探找尋。一般說來有下列幾種:第一、健康長壽。大家都說:「健康不是一切,失去了健康卻失去了一切。」所以大談營養、運動、醫藥、心理病。第二、錢。沒有錢的人要錢,有錢的人更要錢,但很少人問為什麼要錢。第三、旅行。有的人旅行是為了學習,有的人旅行是為了吹噓,或者滿足「老子到此一遊」的心態。第四、名留青史。這種人盡心盡力,就是怕被歷史忘記。第五、宗教。這些人看到了今世的不可靠,相信來世,相信輪迴,相信永生。

前些日子我寫了篇「窗外,讀張愛玲小團圓」,其中最後一節是「回家」。我一個西雅圖的朋友讀了後來電話問:「家在哪裡?」我說:「死可能是家」。

我不信教,也不知道死是甚麼?

我有一個香港財閥朋友,在香港、大陸、台灣有四房妻妾,最近又到溫哥華與一個年輕的女人同居生子,買了一棟加幣百萬多元的房子,就像抽支煙一樣簡單。這個男子不到65歲已經有廿一個子女了。

生物都是要傳宗接代,後代越多越好,這是生態學的一個大題目。Bushtit如此,我的富商朋友也如此。

甚麼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