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走廊成中國綠色能源基地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沙塵暴走廊成中國綠色能源基地

2009年12月13日
摘錄自2009年12月12日新華網呼和浩特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2000年在錫林郭勒盟發生27次浮塵、揚沙和沙塵暴天氣。不僅在沙源地區,就連相隔錫林郭勒盟600多公里的北京,陽光明媚的天空也多次被黃塵籠罩。

此後的10年間,中國在內蒙古、寧夏、甘肅等沙塵暴源頭和通道實施「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天然林保護」等一係列生態治理工程,取得了成效。

隨著生態環境的好轉,那些經常與沙塵暴聯係在一起的中國西北省區,大規模開發以風能和太陽能為主的綠色能源,在保護脆弱生態環境的同時,拉動經濟發展。

中國風能資源開發潛力巨大,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0億千瓦,其中西北、華北、東北地區風能資源儲量佔全國的85%以上。

影響華北地區的沙塵暴源頭及通道之一的內蒙古,截至2009年10月底,風電並網裝機容量突破500萬千瓦,達502.79萬千瓦,居中國首位。另一個主要沙塵暴源區寧夏,目前正規劃投資1100億元打造綠色能源基地。寧夏規劃在太陽山能源新材料基地建設風力發電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00萬千瓦,年產值約1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