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米提亞及新巴比倫帝國雙雙擴張勢力之際,蟄伏已久的波斯人也蓄勢待發。在西元前559年,波斯領袖居魯士二世(Cyrus II, 559~529BC)歷經數十年的征戰,征服了西亞諸地建立波斯帝國,西元前550年時,居魯士趁米提亞王國的內亂出兵消滅將之合併,建立了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成為伊朗高原的新統治者。
橫跨亞非的波斯帝國
西元前490年,波斯領袖大流士一世派大軍十萬、戰艦六百艘進軍希臘,不料在馬拉松戰役(Battle of Marathon)慘遭敗績。繼位的薛西斯一世(Xerxes I, 486~465BC)面臨小亞細亞和愛琴海東部的許多小島,紛紛脫離波斯的統治而加入以雅典為中心的提洛(Delos)同盟。
西元前481年,薛西斯一世派出龐大的波斯軍隊赫然出現在希臘北部色薩利(Thessaly)地區,在此危及存亡的關頭,英勇的軍事城邦斯巴達(Sparta)被推為希臘聯軍的軍事領袖,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Leonidas)奉命率一支小軍團去防守連接色薩利和希臘南部省分的道路,這條道路位於巍峨的高山與大海之間,易守難攻。李奧尼達指揮勇猛的斯巴達士兵以寡擊眾、浴血奮戰,成功阻擋了波斯大軍前進的步伐,但叛徒埃非阿爾蒂斯(Ephialtes)引導一支波斯軍隊,沿梅里斯(Malis)附近的小路穿越山隘,深入到李奧尼達的後方從腹背發起攻擊,雙方在溫泉關(Warm Wells)附近德摩比勒(Thermopylae)展開血戰,李奧尼達和斯巴達士兵全部陣亡。
溫泉關的失手使波斯大軍得以長驅直入,希臘的大部分地區相繼陷落,波斯人氣勢洶洶地朝雅典挺進,攻佔了雅典衛城並將其夷為平地,雅典人扶老攜幼逃往薩拉米斯島(Salamis)。
波希戰爭落幕
到了波斯繼位者阿爾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 465~424BC)政風轉為清明,為了結束波希戰爭,遂於西元前449年與雅典締結了卡利亞斯和約(The Treaty of Callias)。到了西元前386年,希臘已落到簽訂安大奇達斯和約(The Treaty of Antalcidas)將小亞細亞的殖民地和賽普勒斯(Cyprus)獻給波斯的地步。但波斯的軍力已一蹶不振,在西元前399年失去了埃及領土後,稱雄一時的波斯帝國國勢日衰,漸漸被迫放棄對小亞細亞的統治,值此,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崛起,開啟歷史的新頁。
波斯文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希臘Greece |
伊朗Iran |
名字:雅典衛城Acropolis, Athens |
名字:比索頓Bisotun |
|
|
名字:維伊納考古遺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Vergina |
名字:帕薩爾加德Pasargadae |
|
|
名字:提洛Delos |
名字:柏賽波利斯Persepolis |
|
|
※ 本文與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合作刊載。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